縣委領導班子,也專門就此問題討論過,始終沒找出切實有效的辦法。
下轄縣區貧困落後的帽子,始終摘不掉,這不就是症結所在麼!
一理通百理明!
天知道此刻宋錦心底到底有多大的觸動,看起來林初年是在閒聊,實際上,他是真的在說工作思想和方針路線。
宋錦想了想“小林,我再問個深入點的,如果讓你總結過去的黨支部工作,你覺得哪方麵最需要變革或者是加強?”
林初年怎麼會聽不懂?
宋錦問的哪裡是學校那點事,她真正想問的,是縣裡的困境,該怎麼走出來。
這個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前世,林初年對牟梁縣的情況了解不多,好在他有基層工作經驗,又有老乾部的栽培和二十多年的超前眼界,對這個問題還是能說出個子醜寅卯的。
略做思考後,林初年緊皺的眉頭舒展了不少。
宋錦和兒子都很期待,林初年接下來會有什麼高談闊論。
董宇鋒雖然聽不懂,但也看得出來,母親對林老師印象不錯,他隻希望林老師能表現的好一些,這樣就能通過母親的考驗,暑假留下來給自己輔導功課了。
“宋姐,我覺得最需要改變的地方,是效率。當然了,我們選拔出來的同誌,也都是各方麵比較優秀的,不是說個人怠工什麼的,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得從組織功能入手。”
組織功能?
宋錦也知道這是個問題,如果不從根源上解決,招來再多的人才都沒用,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
“就拿東大學生支部來舉例吧,為什麼有的黨員主動意識薄弱,就是因為組織功能出了問題,人、事、製、氛,這四個維度層層遞進,想要解決,還得抽絲剝繭。就跟咱們跑步一樣,跑幾百米,沒有練習的人也能行,但要是跑幾公裡呢?中間的堅持就需要日複一日的練習了,同樣的,我覺得軟和渙散黨組織工作整改,也不是真正的難點,難的是常態化運作和長效機製建設!”
林初年的這個分析,可謂是鞭辟入裡啊!
宋錦也是身在其位,才能感覺到變革的迫切性。
這些問題就像是一個雷,沒有爆發,不代表不危險,一旦爆炸了,那將是毀滅性的災難。
就比如這次突如其來的洪災,整個牟梁縣共五人死亡,受傷者多達數百位,財物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這些,難道就沒辦法避免麼?
當然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