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何奇誌同誌吧,白巧蘭同學五一假期遇險,多虧您援手,她也第一時間跟學校反應了當時的情況。
隻是小姑娘家家的不方便上門致謝,我已經以學校的名義給街辦發了致謝函,多虧了何同誌......”
指導員不去臆測對方親臨是什麼用意,但出於對學生的保護,以及對校規的遵守,有些話他還是說了。
“學校規定學生不能搞對象,也希望何同誌理解,儘量不要打擾到學生。”
何奇誌沒想到白巧蘭這麼虎,這種事兒直接大喇喇的告訴學校老師,還把信件謄寫在校方備案。
這把他的節奏全打亂了,但此刻也隻能誠惶誠恐的表示自己隻是出於感謝白同學對自家妹妹的幫助,又逢佳節,體諒她孤身求學不易。
“沒想到我的魯莽,給白同學添了負擔,以後再不會讓小妹打擾到白同學了,但是這幾個粽子還請收下,不能枉顧白同學前麵的幫助。”
何奇誌一副光明磊落的模樣,伸著手,也不交給白巧蘭,而是對著她的指導員,一副真的就是來謝人的模樣,大有一副你們不收不行的樣子。
幾番你來我往的推辭,指導員代為收下。
回校的中途遞回給了白巧蘭。
“老師,您千萬彆再給我了,我那是謝人家呢,這會兒哪有臉收彆人的謝禮。”
不管指導員怎麼勸,白巧蘭都打定主意不接手。
“拿著吧,也算你沒有糊塗到底,還知道不瞞著找學校幫忙,以後做事兒不要隻憑感覺,大大方方公開的謝,不要給人留事柄,回去寫三千字檢討,周一交上來。”
白巧蘭高高興興的應了下來。
玉玲那天說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自己被學校領導批評,吃頓掛落,但是過了明路,落個坦蕩。
中策是自己此後不搭理,如果對方果真計較,找人在學校散播兩句,落個忘恩負義的名聲。
下策是自己虛與委蛇,讓對方把信帶上,約個地方,然後他們也出入也來個仙人跳,把她和何兩人洗劫一空,信件弄到手,徹底毀屍滅跡。
中策和下策校方領導不會知道,不影響她以後學校的各類評比,和各方麵惠生政策的享受。
上策是過了明路,也會吃一時掛果,但勝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