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女孩、小狗和樹》全本免費閱讀
剛開始認識羅庚的時候,我不知道她是個喜新厭舊的人。
我比安崎要更早認識羅庚,羅庚姓李,名字是從華羅庚那裡借來的。
羅庚的爸媽跟華羅庚是同行,在大學裡麵研究數學。剛留校任教的時候,夫妻兩個壯誌酬籌,立誌要在不久的將來發起一場振聾發聵的數學革命。他們覺得諾貝爾之所以沒有設立數學獎,是因為諾貝爾根本沒有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這是多麼遺憾的一件事。好在數學界有自己的諾貝爾獎,羅庚的爸媽堅信他們會在丘成桐和陶哲軒之後,成為菲爾茲獎的第一對中國籍得主。可到了四十歲,他們意識到菲爾茲獎的獲獎條件太不通情達理,科研道路本不該對年齡設限,他們拿不到獎並不是因為能力不夠,而是時候未到。但也沒有其他辦法,於是在某個夜裡,堅持丁克的他們一拍即合,決定要一個孩子。
書上說要想造出一個天才男童,首先要禁欲,禁欲期間媽媽吃堿性食物,爸爸吃酸性食物,每日量體溫,體溫驟降那一天,用碳酸氫鈉衝洗後就可以同房了。羅庚爸媽嚴格遵循這一套備孕法,在四十一歲那年,他們迎來了羅庚。
羅庚是女孩,這對她爸媽來說簡直是一場大型詐騙,他們大受打擊,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被迫認了命,但也沒全認。因為慶幸的是,菲爾茲獎並沒有對性彆設限,羅庚雖然是女孩,未來同樣有機會拿到菲爾茲獎。
沒多久,羅庚的媽媽毅然決然從學校辭職,從研究數學轉成研究如何培養一位大數學家。7歲的陶哲軒自學微積分,18歲的費拉裡推導出了四次方程一般解,活了33年的拉馬努金留下了4000條數學公式——數學是年輕人的天下,羅庚的爸媽認為培養數學家當然是越早越好。
但我認識羅庚的時候,她已經改學計算機。
她那時10歲,已經讀到六年級,我比她大一歲,念初一。她去參加市裡的小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拿了一等獎,回來被要求在門口罰站,我拎著書包跟爸媽一起上樓來,她退後一步貼到牆上,給我們一家和幾個行李箱讓道。
她很瘦,留一頭短發,性彆特征不明顯,我以為她是男孩,用撞肩膀的方式和她打招呼,說以後我們是鄰居,可以一塊兒下樓踢球。她不理我,我從書包裡掏出兩顆糖塞她手心,吃了我的糖,以後就要一起玩了喲!她還是不理我,我被爸媽拉著走了。
教職工宿舍的陽台彼此挨著,第二天上午,羅庚到陽台罰站的時候,我正躺在藤椅上打遊戲。遊戲是我用Pascal寫的,我給羅庚玩,她這次理我了,說我寫的遊戲比她的要好。
我跟羅庚總是在陽台見麵,她罰站的時候一隻手捧著筆記本電腦,一隻手操作鍵盤,碰到不懂的我會教她,有時候她聽懂了,有時候沒懂。她自己一個人做題練習,我在旁邊玩她寫的遊戲。她讓一個女孩子在房間裡找鑰匙,走一步跳一步,馬尾會左右來回地晃,女孩子找到鑰匙,背景音是一首我沒聽過的歌。羅庚小聲哼給我聽,然後被她爸爸捉回家裡挨打。
天漸漸熱起來,羅庚曬得很黑了,我用木板搭在陽台上,把她接來我家吹空調。她看著我家滿牆的獎狀,說小滿哥哥你真厲害。
我出生在小滿日,從小被人誇作小天才,計算機的知識我一學就會,我很張揚,羅庚在家裡學習的時候,我在樓下呼朋引伴耀武揚威,玩得臟兮兮回來會被爸媽罵,冰箱裡有永遠吃不完的冰激淩……這些事情都被羅庚寫在日記裡,羅庚很崇拜我,說我是她見過最聰明的人。
但一有人在的時候,羅庚就表現得跟我一點也不熟,我喊她拉她,她都不搭理我,明明整棟樓裡她隻願跟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