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重生了一次,總會長些腦子的。”
廖夫子長歎一聲,“叫郎中來給包華看看,然後再把他送到衙門去。你們其他人回去歇著吧,安心定神,莫要誤了明日的科考。”
眾人應聲,三三兩兩的散去,護院們將包華帶走,看押起來。
經此一事,第二天書院中趕考的學子大多都黑著眼圈兒。
本來他們心神緊張,要入睡就不易,夜裡又鬨了一場,更不用睡了。
這熬了一夜,會不會影響狀態就隻有天知道了。
就連梁家兩兄弟都眼神飄忽不定,倒是寧凝成了最沉靜的那個。
反正他問心無愧,而且這麼一鬨,他成了焦點,也不可能再在鄉試中對他下手,所以他悠哉得很。
該參加鄉試,他就去,考完了就看書寫話本,等著放榜。
原身本就學問不錯,再加上寧凝的積累和發揮,放榜那日,他高中案首,引人豔羨不已。
麵對恭喜的人群,寧凝眉梢眼角也帶了喜色,但言談不卑不亢,進退得當,將一個春風得意,卻又能守住矜持風度的少年才子演繹得極好,又引來一番誇讚。
就連素日高冷的夫子,都笑眯了眼,撚著胡須微微點頭,還把寧凝引薦給知縣。
知縣是個白胖子,他不知自己的寶貝兒子和寧凝的恩怨,單知道科考前一日有學子陷害同窗。
再一聽,原來寧凝就是被陷害的學子,第二日科考卻完全沒受影響,嗯,不驕不躁,麵對變故,不驚不慌,此子未來大有可為啊!
他好生誇讚了寧凝一番,還送了他一套上等的文房四寶,以示勉勵,然後回家再看梁允峰和梁允文的倒黴模樣,就越發不順眼了。
科舉大事,他可不敢幫兩個兒子作弊,也沒那本事,單靠他們兩個去考,當然雙雙落榜了。
在原劇情裡,是原身總結了多年試卷,讓梁家兄弟死背其中的精華,即使這樣,他們還考了好幾次,才勉強中了秀才。
如今靠他們自己,那真是累死也考不上。
可知縣不這麼想,“哼,寧凝一個農家子弟,吃穿哪裡能比得上你們?你們詩書不如他也就罷了,怎麼言談舉止也趕不上他一星半點!我的臉都讓你們丟儘了!”
他把兩個兒子帶到書房,考他們背書,結果這兩個活祖宗讀了幾年,連四書都背得磕磕絆絆,提起上句忘了下句,氣得知縣大發雷霆。
在書房裡也沒有趁手的兵器,他索性將書本一卷,使出一招“夜戰八方藏刀式”,雙手大開大合,劈頭蓋臉揍了兩個逆子一頓!
就連知縣夫人趕來相勸,都被知縣罵了幾句“慈母多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