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在百花深處》全本免費閱讀
邵武根本就不難為。他心裡記得清清楚楚,這個什麼《垂簾聽政》,這一兩年根本就拍不出來,中間一波三折反反複複,朝令夕改,有的是扯皮功夫呢。
所以,即使痛痛快快答應李翰祥導演的要求,那也是一兩年以後的事了,到時候師傅們肯定有功夫。如果到時候還不能讓幾個老師傅閒下來,那事業就不算成功。
所以,在金師傅他們四個人瞠目結舌的目光中,邵武很熱情地握住李翰祥導演的手,大大方方的說:“李導演你放心,隻要你需要。我們這邊全力配合。幾個師傅,我讓他們把活都騰開,專門給咱劇組做指導,保證讓你得到最專業最地道的支持。”
李翰祥很高興,心情很愉快,他就喜歡這大方人。所以跟邵武的手握在一塊兒,彆提多熱情啦。態度跟剛見麵時候的客氣應付早已經截然不同了。
說實話,邵武的態度就連黃永玉老頭都很驚訝。他在心裡暗暗的嘀咕:“我覺得這小子就不是個大方人,這會兒怎麼這麼大方?不對勁兒啊,肯定有貓膩兒。”
其實,現在李瀚翔心情並不好。他聽從廖先生的引導,想回來拍一部合拍電影,一波三折,合作單位從長影到上影,又到青年電影製片廠,結果,到現在,每一次都覺得離成功隻差一步,但是就是這一步無論如何也跨不過去。
他在今年4月份拖了9個多月的時間,仍然沒有拖過去,還是不得不跟邵氏重新續約,讓他心裡鬱悶不已。
而這邊想拍《垂簾聽政》,卻又困難重重。因為條件不成熟,啟動了好幾次的劇組,不得不又重新放下,他把心思隻得暫時用在了邵氏的電影上,而《垂簾聽政》這邊他隻能暫停。
但他不甘心,心裡打算,既然暫時拍不了,唯一能做的工作就是把劇本好好打磨打磨吧。
這一次他借由參加榮寶齋30周年慶的機會,再一次來到北京城,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看看新寫的劇本大綱。
導演、劇作家楊村斌花了大半年時間,又重新寫了一稿大綱,早就讓李瀚翔過來好好看看,討論討論到底能不能用。
至於為什麼會有找到楊村斌寫劇本,主要是因為他編的舞台劇,《清宮三部曲》非常有名,反響很好。
今天來這邊木器廠,也是事有湊巧興之所至,沒想到還有意外收獲,現在事情談的差不多了,李翰祥就準備告辭要跟約好的楊編劇見麵了。
邵武熱情的問李導演:“你們幾位是怎麼來的?”
王老頭在一邊兒翻了翻白眼說道:“彆問了,正好你有車去送他倆,我還要留在這兒,他們是坐公交車來的。”
李翰祥在院門口看著還很新的吉普車,很驚訝,不禁扭頭看了看邵武。
實在是這車還有車牌,讓他心裡不免多想。再聯係到剛才的木器作坊裡邊的東西,還有規模,他的心裡已經確認,這個年輕人不是簡單人物,因為這些事兒在現在的北京城裡邊沒一樣是能簡單做出來的。
要是放兩年前,他可能對這些看不在眼裡,但是來北京城多了,跟內地打交道也打了一兩年,他早已經清楚內地各種情況到底什麼標準,所以對於邵武的情況才會讓他這麼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