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樹大招風,容易出事(1 / 2)

《1980:我在百花深處》全本免費閱讀

經過一段新鮮感之後,現在悅賓小飯館門口排隊的人少了許多,不過飯館的營業卻沒受到影響。仍然是從早忙到晚,桌子沒空閒的時候。主要是因為,現在顧客的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回頭客越來越多,瞎湊熱鬨的人少了,可以說現在來飯館的才真正的都是來吃飯的。

所以,雖然顯得沒那麼熱鬨了,實際上目前的情況是對飯館的生意沒任何影響,反而有好處,讓整個小飯館的運轉顯得更加有序,從菜品準備到服務上也能更儘心,各方麵的質量都提高了不少。

飯館門口排隊的人少了,再加上邵武給馮主任出的主意,在拐過去一道彎兒那一片空地上,建一個小型市場,現在也已經初具規模,原來守在小飯館門口擺攤的三輪車都聚集到小市場去了。

這樣一來,整個太平胡同顯得有序了許多,而且因為小市場的存在,也讓附近缺少生活氣息的情況有了改變,住在旁周圍的老百姓們生活方便了許多,同時也讓不少沒工作的人在小市場能掙一口飯吃。總的來說算是皆大歡喜。

所以,最近馮主任的工作局麵大為改觀。他的整個街道轄區裡邊政績頗多,引來不少的記者和領導參觀視察。

現在悅賓小飯館在新聞報道上的熱度一直不減。過來參觀調研的領導級彆越來越高。劉桂賢劉姐名氣也越來越大。

可以這樣說,悅賓小飯館已經快成了市場改革的一個風向標了。一旦雙方意見不一致,出現爭論的時候,都會被支持改開的人拿出來當積極的例子放在桌麵上,告訴對方,這就叫事實勝於雄辯。

所以,好巧不巧,無形之中悅賓小飯館,成了一塊試驗田。也成了北京城各個部門在改開的道路上摸索前進時的一個重要的嘗試。

所以它的生意越好,越被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就越大,就越會成為各方麵注意的焦點,得到的支持也越多。

悅賓飯館的發展速度超出想象。邵武當即立斷,作出決定,將金師傅他們的木器作坊搬出去,把整個四合院都劃給悅賓飯館用,把裡邊的院子也改造成能吃飯的包房。

算是讓小飯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還是成了他當初設想的樣子。

現在木器作坊再留在太平胡同裡已經不太合適了。隨著跟雕刻木器廠那邊合作規模越來越大,這邊進料出貨頻次會越來越高,量也越來越大。

這樣一來,凸顯出了進出不方便的矛盾。而且這邊院子也顯得越來越小,隨著現在成品越來越多,單個成品的體積越來越大,存放越來越需要更寬敞更合適的地方。

邵武已經看準了木器工藝品加工方麵的巨大潛力,所以雖然現在沒法注冊工廠,也沒法正兒八經的做成個體的企業。但是不耽誤他先把工作做在前麵。最起碼從硬件和組織形式上,先按工廠的規模和規製來建立。

於是,他讓金師傅專門找了一個離木器雕刻廠稍微近一點,靠近環路,進出方便,地方大,有庫房的院子。買不到也可以租。

最後,找到了原來供銷社棉麻公司在西城這邊的一個小倉庫,現在因為小庫並大庫,棉麻公司早就搬了出去,這兒早就不用,整個院子荒草蕪棵,眼看就要荒廢下去。現在被邵武租了下來。

這裡麵積大概有兩畝多地大小,有一個大倉庫,幾間平房。除此之外都是空地。大門進汽車也很方便。

正好讓金師傅他們把院子、平房和庫房重新翻新、整修一下,通上水電,讓生活能夠方便,又根據需要自己建新房子,搭棚子,用來當生產場地和生活住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