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在百花深處》全本免費閱讀
邵武和杜蘭萍兩個人一路,先拐到杜蘭萍的單位,她請了假以後重新出來,在跟邵武一塊兒往木器廠走的路上,邵武問她:“嫂子,最近怎麼總沒見建設哥呀?”
杜蘭萍白了他一眼:“總不見他,不正合你的意嘛。”
邵武笑著說:“那我也好奇,他乾什麼去了?”
杜蘭萍說:“他們單位抽調技術人員,支援電影下鄉。現在農村文化生活比較貧瘠,所以他們這批技術人員到農村去幫著培養電影放映員,組建放映隊,所以這一段時間都在下邊忙呢。”
“是嗎?那這樣說,還得好長時間不回來呢。”
“嗯,是不是心裡很高興啊?”
“不是。我是心疼建設哥,在農村生活會不會吃苦?”
“呸,油嘴滑舌。”
跟嫂子一路打情罵俏,不短的一段路走的有滋有味,不知不覺就到了木器廠。
杜蘭萍他哥的那個對象叫苗翠,是木器廠的品檢員,這也是她能夠內部買到殘次品的主要原因。工作崗位正好對口。
她聽了杜蘭萍把事情說了一遍,臉上露出驚喜的表情。
她看了看站在一邊的邵武,問他:“那幾個老師傅真有手藝?”
邵武心說,“我也沒見。”
但是,他相信金師傅既然敢那麼說,肯定是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兒。他們這些老人很講究這些東西,絕不空口說白話。
於是邵武很認真的點了點頭:“那幾個老師傅都是正兒八經的老手藝人,活好人好,都沒得說。”
苗翠領著邵武和杜蘭萍去他們廠裡的產品展覽廳去看了一下。
邵武發現,不隻是有杜蘭萍說的那種套箱,還有一些看起來個頭不小的櫃子,不過不像平常老百姓家裡放的衣櫃或者是放東西的雜物櫃,有點奇奇怪怪的。
他好奇的指著那些櫃子問苗翠:“這些櫃子是乾什麼用的?”
苗翠笑著說:“那可不是櫃子,是佛龕。日本人家裡邊必不可缺少的東西,他們習慣在這裡邊擺上家裡人的牌位啊,或者什麼的。這東西日本人需求大的很,但是你也知道日本的地兒小,木材供應不上,所以他需要那麼多佛龕就需要到咱們這兒來訂購,需求量大,而且價格很貴。這也是咱們廠的主要創彙產品,可惜也是產量太少,供不應求,生看著有那麼大的訂單,可是有手藝的師傅少,供應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