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鉛版技術的進步(1 / 2)

《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錢謙益來訪的時候,王承恩正在安排第三期的版麵。

現在的《京報》還稱不上日報,采取的發行策略是從初一開始、隔日發行一期。

這樣單數日發行,頻率遠勝從前。內容自然不能靠轉載邸報,要自己采編新聞。

前兩期因為劉宗周入京,靠著這位儒學大師的名望,《京報》上的文章吸引了很多人注意力。許多讀書人都不介意花上幾文錢,看看這位儒學大師的文章或言論。

但是劉宗周不會天天有大新聞,《京報》也不能完全依賴他。在得知劉宗周準備在下一次經筵上講樂後,王承恩已經決定,到時候再讓他上頭版。

第三期的頭版,他原本準備的是會試的事情。因為二月十五日就是會試第三場。不參加明法科和明算科考試的舉子,在這一場之後就結束了考試。

如此一來,這些舉子就有了閒情逸致,應該會買些報紙,作為等待放榜前的消遣。

針對他們,王承恩按照皇帝的指點準備了很多內容。比如科舉回顧、會試前瞻、最有可能登科的舉人盤點等等,想要吸引他們買報紙。

這些文稿,有的已經寫好了,王承恩甚至讓人刻了蠟版、澆鑄出來鉛版。

然而,皇帝的一個命令,就讓他換了頭版。

錢謙益修改後的《恒產論》,毫無疑問要作為第三期的頭版。

這件事情,王承恩自然是支持的。

因為錢謙益在士林中的名氣,毫不亞於劉宗周,甚至因為文名,知道的人還更多點。

他的文章,毫無疑問會吸引很多人觀看。第三期的《京報》,不用擔心沒賣點。

所以他很快按皇帝的吩咐,把《恒產論》放在第一版,而且還安排人寫解讀的文章,方便普通人理解。

甚至,在仔細觀看這篇文章後,王承恩還發覺裡麵有很多爭議點。接下來必然有很多人,討論這篇理論。

隻要它的熱度不下去,《京報》基本就不愁賣。甚至京報集團的其它報紙,也能趁機賣出去。

這讓王承恩覺得,錢謙益真是福星。靠著他帶起來的爭論,就能讓《京報》站穩腳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