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增設參事的事情,是以前早就定下的。隻是因為當時沒有實行,沒多少人在意。
此時,皇帝用這個理由增設官職,推進吏政廳設置。袁可立等人頓時語塞,對此無法反對。
在說服他們之後,朱由檢對吏政廳的權力,做出具體規定:
“吏政廳既是布政司下屬,也是吏部下屬,接受雙重管轄。”
“省府州縣的吏員編製和等級升降,由吏政廳審核決定。”
“對八九品的官員,吏政廳可代表吏部提出任免建議,並臨時任命官員署理。”
“在吏部通過之後,正式下達敕命。”
“當仿朝廷製度,由布政司官員會推。”
所以,在去年補充了一批給事中後,朱由檢決定補充禦史,說道:
“按照之前定下的規矩,朝廷三法司官員,以有地方司法經曆者優先。”
眼見當今皇帝對廷推不反感,製定了廷推法不說,還要向地方延伸,他們心裡稱讚皇帝聖明的同時,提出各種建議。袁可立道:
“朝廷閣臣和吏兵二部尚書,由五品以上官及科道廷推。”
有了這批錢糧,還有祖大壽等人輔助,朱由檢相信孫傳庭能練出一支精兵,在陝西發生大亂時,仍能穩定局麵。
“朕以為都指揮使和都指揮同知,同樣應參與會推。”
不知皇帝想法,吏部官員對皇帝沒有立刻任命,略有一點不安。但是皇帝沒有否決這個推舉,他們也不能亂猜疑。
打算先認識一下這個人,看他願不願聽話、能否和孫傳庭合作。
這是一個老話題,從去年底就有很多官員提。
這是後世的通常做法,群臣大多同意。
他的履曆都是在朝廷任職,沒有地方經曆。朱由檢對這個人,最初是懷著疑慮的。
朱由檢要用這個大明學術界的泰山北鬥,促進東林黨轉型。
對於天下人來說,劉宗周才是學術大家,錢謙益是文壇盟主,學術上的聲望不如他。
朱由檢對此非常支持,當然要解決錢糧問題。
所以他們提出這兩個人選,就是想讓自己任命楊文嶽、同時起複吳甡。
所以在畢自嚴稍微提出點異議,被皇帝解釋後,都尉列席的事情,被在場的臣子默認。
朱由檢聞言搖頭,說道:
“還是太多了,把參議和僉事去掉,正四品以上官員參與。”
“你有什麼需求,向孫傳庭申請。”
同時,朱由檢也沒忘記自己的目的:讓孫傳庭約束陝西官吏,穩定陝西局麵。
所以,在督撫無權任免官員的情況下,他決定派一位聽話的官員負責陝西布政司吏政廳,讓他輔佐孫傳庭。
朱由檢對此很滿意,決定任命楊文嶽為陝西布政司參事、分管吏政廳,負責官吏工作。
“省有三司,除了布政司和按察司之外,還有都指揮使司。”
對於這個人選,朱由檢詢問道:
“陝西吏政廳建設,關係地方官員任命和會推製度推行。”
“在涉及軍務的官職上,有權進行否決。”
對他提出的錢糧問題,也沒有吝嗇,說道:
不過,為陝西邊軍補發欠餉已經耗儘了朝廷的錢糧,自己內庫也不寬裕,撥不出更多的錢來。
“以後地方八九品官員任免,由當地布政司、按察司四品以上官員會推,向朝廷提出建議。”
正式定下地方會推條例,並且讓吏部在陝西吏政廳試行,完善具體條款。
“官員年功一年以上者,由吏部決定,吏政廳隻能提出建議。”
隻能繼續商議其他事情,楊景辰道:
“按照慣例,二八月揀選官員,確定官員升轉。”
“會推是個好辦法!”
這一長串官職,彆說其他人,就連袁可立自己都覺得有點多,所以他又說道:
“布政司、按察司官員分司諸道,或許無暇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