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孤忠無黨溫體仁(2 / 2)

“卿等還有意見嗎?”

群臣大多沒有意見,唯有太常寺卿李標,作為錢謙益的上級,不得不為他辯解兩句,說道:

“科場舞弊之事,實與錢謙益無乾。”

朱由檢對李標這個太常寺卿還算尊重,認真解釋道:

“朕也希望無關,否則浙江的舉人秀才,就要鬨起來了。”

“為了明正視聽,朕決定讓大理寺重審此案。將此事查得清清白白,以免世人誤解。”

又向錢謙益道:

“錢少卿,朕不是要針對你,而是鄉試的事情太大,必須有個說法。”

“你也不想背著嫌疑,以後被人在後麵指指點點吧?”

錢謙益想說這件案子已經結了,根本不用再審。但是又知道既然被溫體仁提起來了,就必須有個結論——

否則他就要一直背著嫌疑,讓人以為他參與了錢千秋科場舞弊案。

所以對皇帝的說法,他隻能承認,說道:

“臣無能,在鄉試時失察,以致犯下過失。”

“請陛下責罰!”

朱由檢見他認罰,對此微微點頭。他既然啟用錢謙益,就沒想過把這個人重新趕回去,回家鄉培植影響力。所以他下令道:

“你的過失是有的,先罰俸三月、閉門思過三月,檢討自己的過失。”

“三個月後,錢千秋案的究竟,應該審出來了。”

“要不要繼續處罰,由審判結果決定。”

沒有被判罷官、也沒有其他懲罰,錢謙益心中一鬆,知道皇帝是小懲大誡,三個月後審判結果出來,他多半會沒有事。畢竟錢千秋案已有定論,隻要他堅持之前的說法,就能從中脫身。

溫體仁則有些不甘,想要把錢謙益一棍子打死,提醒道:

“陛下,錢謙益是蓋世神奸,滿朝都是黨羽。”

“此人不可輕縱啊!”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這個道理溫體仁是非常明白的。如果這次打不倒錢謙益,以後他就要麵臨錢謙益和東林黨的反攻了。所以他不顧其他人的目光,繼續說錢謙益是蓋世神奸。

朱由檢卻沒有理會,擺了擺手說道:

“錢謙益區區少卿,如何會把黨羽安排得滿朝皆是?”

“卿有懷疑是好事,卻不可捕風捉影。”

“若說錢謙益結黨,他的黨徒是誰,什麼時候密議,為何毫無實據?”

“此事不用再提,朕心中自有決斷!”

不願提結黨的事,不想讓朝堂再起黨爭,朱由檢壓下溫體仁的攻訐,向群臣道:

“這件事到此為止,諸位還有異議嗎?”

群臣緘默不言,朱由檢對這種現象極為不滿,說道:

“問著不言,退後便有千言,是怎麼說?”

首輔黃立極無奈,隻能代表群臣回應:

“陛下所言極是,臣等毫無異議。”

太常寺卿李標急於結束此事,說道:

“臣等共事堯舜之主,如何敢黨?”

把錢謙益結黨的事情,同樣撇在一邊。

朱由檢見他們都回了話,才終於感到滿意,讓內閣擬了票擬,用朱筆親自批紅,定下處理結果:

錢千秋案重審,錢謙益罰俸三月、閉門思過三月。

至此,今日的會議才宣告結束,群臣相繼告退。

朱由檢命人留下溫體仁、錢謙益,先和溫體仁單獨談話,說道:

“溫卿一片忠心,朕是知道的,否則也不會把你提拔為禮部尚書。”

“隻是身為國家大臣,做事要講實據,不要信口開河,說一些聳人聽聞的大言。”

想到溫體仁的《直發蓋世神奸疏》,朱由檢就忍不住想笑——

這讓他想到了後世的震驚體,實在太有趣了。

為了避免臣子給自己的奏疏都變成震驚體,他當然要刹住這股風氣,免得群臣學習。

溫體仁聽到皇帝這麼說,也禁不住老臉一紅。他本以為皇帝是年輕人,看到這樣的奏疏會受刺激。

沒想到皇帝的見識比他預想的多得多,這點文字上的把戲,根本瞞不過他。

好在他的臉皮厚,知道這種做法很多人都能看出來。強壓下心中羞赧,故作鎮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