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帝王教材和日講(1 / 2)

《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眼看董其昌沉迷於硬筆書法之中,袁可立提醒他道:

“你是陛下的日講官,不能隻教陛下寫字。”

“現在陛下都在學習什麼?有沒有《貞觀政要》?”

唐太宗李世民是曆代推崇的明君,《貞觀政要》也一直是大明皇帝和太子的教材,由文官講授給皇帝。

當今皇帝是由藩王繼位,沒有經曆過太子的學習。袁可立認為應該補上這一課,讓皇帝好好向唐太宗學習,免得他向嘉靖皇帝亂學,在禮儀上麵搞事情。

董其昌還真沒有注意這件事,他主要是教皇帝習字。聽到袁可立的詢問,仔細想了一下,說道:

“陛下一直在學《大學》《尚書》和《帝鑒圖說》,還沒有開始學《貞觀政要》。”

“我和幾位日講官交流,他們打算在《帝鑒圖說》講完後,向陛下講授《通鑒》。”

《通鑒》就是《資治通鑒》和相關的一係列圖書,例如朱熹的《資治通鑒綱目》、孝宗弘治皇帝命李東陽等人編撰的《曆代通鑒纂要》等。

和《尚書》《春秋》《大學衍義》《貞觀政要》等書一樣,是大明皇帝和太子的教材。

至於《帝鑒圖說》,是張居正親自指導講官編撰的,裡麵有上篇81、下篇36、一共117則事例,用以教導當時年幼的萬曆皇帝。

袁可立聽到皇帝現在還在學這個,頓時啞然失笑,說道:

“《帝鑒圖說》有什麼好學的,陛下這麼大了,幾天就能學完。”

“怎麼開講快兩月了,還在學習這個?”

“是陛下學得不用心,還是講官教得不用心?”

《帝鑒圖說》是張居正等人編撰的,當然符合文官對君王的要求。而且這本書圖文並茂,注解淺顯易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帝王教材。

不妥的地方也在於此,它的內容太淺顯了,根本就是教小孩的,已經成年的皇帝不應該學太久。

(《帝鑒圖說》其四揭器求言,夏史紀:大禹懸鐘、鼓、磬、鐸、鞀,以待四方之士,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諭以義者,擊鐘;告以事者,振鐸;語以憂者,擊磬;有獄訟者,搖鞀。”【解】夏史上記:大禹既居帝位,恐自家於道有未明,義有未熟,或事務有不停當處,或有可憂而不知,或獄訟之未斷,四方遠近的人,無由得儘其言。於是將鐘、鼓、磬、鐸、鞀五樣樂器掛在外麵,告諭臣民……)

袁可立聽到皇帝學了近兩個月,還在學《帝鑒圖說》,頓時覺得不妥,認為該換教材:

“儘快把《帝鑒圖說》講完,向陛下講解《貞觀政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