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內廷鬥爭(2 / 2)

“陛下,要不要把張體乾和穀應選保下來,一並發去東寧衛?”

朱由檢驚訝地看著他,實在沒想到王體乾有這個心思。

這時,劉若愚在一旁提醒道:

“穀應選是王掌印的侄婿,請陛下看在王掌印的功勞上,對他稍加寬釋。”

王體乾聽到這句話,眼角瞥向劉若愚。他知道這句話一出,穀應選算是完了。

他這個司禮監掌印對皇帝有什麼功勞,不過是皇帝為了穩定局麵,留用的閹黨而已。

本來還想趁著皇帝對文官生氣,把穀應選給保下來。如今被劉若愚點出其中關節後,這件事自然是失敗了。

果然,朱由檢絲毫沒有顧忌王體乾所謂的功勞,說道:

“張體乾和穀應選身上有人命,而且是為了私心主動附逆。”

“他們主觀附逆傾向嚴重,應該定為逆案主犯。”

“讓大理寺好好審判,不要寫這種亂七八糟的文字。”

“王掌印,你的親戚要管一下,不要鬨出人命。”

“朕在此告誡所有人,命案必須追究。”

王體乾連連應是,又主動請罪。說是自己沒管好親戚,做出這樣的事。該怎樣懲罰就怎樣懲罰,他絕不會過問。

對此事還是放過了,朱由檢沒有苛責。他不覺得穀應選的作為是受王體乾指示,否則穀應選就不會去找張體乾合謀,而是直接找王體乾。以王體乾和魏忠賢的關係,穀應選的受益會更大。

當然,也有可能是王體乾想當不粘鍋,故意讓穀應選去找張體乾。

其中的可能太多,朱由檢不想牽連太廣,所以沒有深究。

眼看天啟七年就要過去了,怎麼也要把王體乾留用到明年,顯示對天啟皇帝遺言的尊重。

當初天啟皇帝說“魏忠賢、王體乾忠貞,可計大事”,如今魏忠賢已經被他除掉了,王體乾總得留著,顯得天啟皇帝不是那麼昏暗,自己也沒有完全推翻他的政策。

出於這個考慮,王體乾險險過關,沒有被穀應選的事情牽連。

從皇帝這裡離開後,王體乾皮笑肉不笑地看著劉若愚,說道:

“劉公是怎麼知道穀應選的事情的?”

“是從高公那裡嗎?”

劉若愚是高時明一係,這是王體乾早就知道的。

所以在他看來,劉若愚今日的突然襲擊,很可能是高時明指使。

高時明這個司禮監秉筆兼禦馬監掌印,或許盯上了他的司禮監掌印位子,想成為內廷第一人。

劉若愚當然不會承認,向王體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