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九寺和大小九卿(2 / 2)

“太府寺、太常寺、太仆寺、衛尉寺、少府寺,除了吏部之外,五部都有一寺。”

“甚至禮部還有宗正寺、光祿寺、鴻臚寺,再加上三法司之一的大理寺,九寺就齊備了。”

“陛下真的是把九寺重新建了起來,而且各有職權。”

說著這個變化,一些人心中感慨。自從皇帝接連建立衛尉寺、宗正寺後,一些人就猜到皇帝想重建九寺。

如今,隨著少府寺、太府寺的建立,九寺正式歸位。完全是仿照漢朝太常、光祿勳、衛尉、廷尉、大鴻臚、太仆、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卿,設立起了九寺。

相比唐朝的九寺,是少府寺和司農寺的差彆。皇帝沒有建立司農寺,而是把農業事務並入了太府寺。把唐朝設立的少府監,改為設立少府寺。

這種改變,群臣說不上好或不好。但是有既然有前例可依,他們自然不完全反對,也不會對九寺職能摸不著頭腦。

這是朱由檢用古稱的原因:方便群臣理解。

否則他胡亂起個名字建立新機構,群臣理解不了,民眾不知道是做什麼。那對新機構的設立,絕對不是好事。

如今有漢唐前例可循,群臣很快明白了九寺的職能。一些有見識的,還在趁機賣弄,向不明白的人解釋。

有些人聽到之後,很快就提出了問題:

“既是仿照漢朝九卿,那麼本朝的九卿,會不會變一變呢?”

“以後這九寺正卿,會不會稱為九卿?”

這個問題就有些大了,因為九卿這個稱呼,在大明是有實權的。

以前是有廷推等權力,當今皇帝即位後,通過常參會議抬高九卿地位。九卿的權力得到加強,幾乎能和大學士相抗衡。

如果九寺正卿被稱為九卿,難道他們也能參加常參會議?

一些人覺得不可能,說道:

“六部尚書、都禦史、通政使、大理寺卿是九卿,這是本朝慣例。”

“以前有小九卿的說法,是太常寺卿光祿寺卿、鴻臚寺卿、太仆寺卿、苑馬寺卿,還有詹事府詹事、翰林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