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朱由檢決定的事情,朝堂上還很稀少的東林黨,如何能夠反對?
再加上其他臣子也不願看到兵部右侍郎被東林黨占據,在朱由檢決定把事情往後推後,朝堂上很快進入下一個議題:
廷推戶部專督錢法侍郎和工部專督大工侍郎。
這兩個人選,東林黨仍舊很有優勢。
上次廷推南京官員,中立派高級官員幾乎被朱由檢用光了。這次東林黨把上次陪推的人推出來,那些人自然被列入候選。
專督錢法侍郎這個職位,上次陪推南京戶部尚書的鄭三俊,最是被人看好。他和孫居相、董應舉等候選人,都是屬於東林黨。
朱由檢看著名單,沒有在這個職位上排斥使用東林黨。他們在軍事上或許沒有什麼天分,但是在財政上還是能夠勝任的。
這幾個人當中,朱由檢最屬意的是董應舉。此人曾擔任過督理錢法工部侍郎,在鑄造錢幣上有經驗。
而且這個人已經七十一歲,按照之前製定的致仕規矩,每年都需要特旨留任,否則就自動離職。
如果不合心意,一年後不留任也就是了,現在先讓他當一年。
所以,在朱由檢的示意下,董應舉被推為專督錢法侍郎,鄭三俊再次陪推。
連續兩次陪推,讓朱由檢注意到了鄭三俊,知道這是個東林黨的真大佬,在東林黨很有人望。有可能成為東林黨新的核心,應該多注意點。
朱由檢的感覺不錯,鄭三俊以知人出名。他提防的晉江黨或者閩黨之所以不會出現,就是因為鄭三俊曾在福建督學,把這一代福建有才能的士人,幾乎網羅一空。洪承疇、黃道周、黃景昉等人,都是鄭三俊門下。
而且鄭三俊在當歸德知府時,曾創建雪台書院。丁魁楚、侯恂等人,都是出自這裡。
可以說,後繼無人的東林黨,年輕一輩很多都是鄭三俊培養的。
這個人和錢謙益一樣,有可能成為東林黨的新核心!
暗暗記下鄭三俊的名字,朱由檢下令廷推專督大工侍郎。這個人選,他打算作為大學士的儲備。
上次廷推大學士時,排在鄭以偉、徐光啟後麵的何如寵,在朱由檢的授意下,被廷推為正推。
此人雖然名列東林黨,其實卻屬於中立派。而且比較有清名,至少可以用來監督工程開支。
如果何如寵能超過預期,在專督大工侍郎上能夠勝任,朱由檢就打算讓他入閣,作為下一屆閣臣。
就這樣,在九卿滿員之後,侍郎也接近滿員。
朝堂上的格局,正在進一步穩定。
如果不發生什麼大變故,未來一兩年就是這些人在掌權。
朱由檢已經打算求穩,把之前的政策落實。他不想讓朝堂上一直動蕩,官員無心做事。
忙了一個上午,朱由檢打算在下午休息一下,又收到了請求,吳尚默要陛辭。
他是在二十九日被超擢為山西右布政使,如今隻隔三天,就已經準備上任。
想到吳尚默這麼大的年紀,還要被自己派去地方奔波,朱由檢覺得要體諒點,打算接見一下。
被皇帝超擢為山西右布政使,吳尚默心裡還是很高興的。他之所以辛辛苦苦考取進士,為的不就是做官實現自己抱負嗎?
如今蒙皇帝超擢,擔任一方大吏。他已經決定要做出一番功業,不負這個恩遇。
一番禮節之後,朱由檢勉勵吳尚默好好乾,尤其要注意配合剿匪。
吳尚默一一應下,在臨走的時候,終於把今天想說的話,向皇帝說了出來:
“陛下登極以來,除閹黨、定逆案,誠為英明之君。”
“但是對附逆官員,未免過於寬待。”
“臣以為今之東林,即漢之所謂甘陵、汝南也;今之楊左諸臣,即漢之所謂李杜、範滂等也。禍雖烈於一時,名實垂於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