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九卿廷推(2 / 2)

很多人表示都禦史應該廷推,和以前一樣推選。

不過朱由檢卻很堅持,誓要掌握都禦史任命權。

眼看陷入僵局,袁可立想著皇帝之前直接任命的僉都禦史、副都禦史,以及一直沒任命的都禦史,擔心這樣下去可能會繼續空缺,遂道:

“臣以為都禦史推選,當按萬曆年間舊製,九卿各舉一人,類奏以聽上裁。”

這個方法得到很多文臣讚同,認為相比完全由皇帝挑選更好。但是也有人不同意,認為還不如皇帝之前說的,群臣都可以提出候選人。

朱由檢也不同意,因為九卿人數太少,由他們推選能選擇的人很少。所以他考慮之後,說道:

“既然是廷推,那就由參與廷推的大臣各舉一人,朕從其中挑選。”

這樣各退一步,勉強獲得通過。

參與廷推的大臣各舉一人,說起來還算廷推,隻是不舉行投票,皇帝直接挑選。

通過這個辦法,朱由檢很大程度上掌握了都禦史任命權——

他要讓都察院成為自己監督群臣的助力,而非監督自己這個皇帝。

這個爭議之後,接下來就順暢了。大理寺以下各寺部推,這是之前就定下的,此時正式確定,朱由檢道:

“各寺正卿、少卿,由吏部和相關部門部推,承政使以上大臣推舉。”

“地方督糧、提學、水利等分巡道員,同樣由吏部會同相關各部推舉。”

“通參以下的弘政門會選,以後改為部推。吏部隻有五品以下官員任命權限,高於五品的高級官員,都要進行推選。”

這是在限製吏部的權力,把高級官員任命權力分給群臣,群臣自然很樂意。

房壯麗這個確定要在明年退下去的吏部尚書,則是老神在在。似乎一切都和他無關,對此不發一言。

楊景辰是專督加銜推升侍郎,無論是廷推、部推,他的權力都很大。再加上這是皇帝提出來的,他不可能反對。

文選司郎中周家椿轉任大理寺右少卿後,現在仍舊空缺。其它吏部官員和這個權力關聯並不大,沒有人冒著風險反對。

可以說,朱由檢是在趁著掌權的機會,削奪吏部、尤其是文選司郎中的權力。免得再出現個顧憲成,在這個五品官位上,糾集出政治集團。

現在隻是把五品以上官員的任命權奪到朝廷上,以後朱由檢還打算把掣簽法改變——

這個選官辦法,在朱由檢看來很是兒戲。表麵上看似公平、實際上卻能動手腳,而且很難把優秀官員選拔出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