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由辦報紙所引發的(2 / 2)

尤其是古人說話和今人有很多不同,報刊上有時還會用到口語,區彆就更大了。

所以這四千五百字要擴充,才能滿足日常印刷需要。

禮部侍郎孟紹虞道:

“十三經約六千五百多字。”

“臣以為在這六千五百多字的基礎上,再增補一些文字,大約足夠使用。”

對此點頭認可,朱由檢道:

“那就把十三經用過的字,同樣都編進去。”

“再挑選一些經常用到的,作為印刷通用規範文字,總數七千個左右。”

“這七千個文字,要規範寫法、筆畫,不能隨意缺筆,或者做其它改動。”

“偏旁和部首部件也應統一,方便進行查找。”

讓孟紹虞編寫印刷通用規範字表,朱由檢道:

“以後這七千個字,就是活字印刷標準。不在這七千個字裡麵的,允許用其它字代替。”

“例如宗室的名字,除了曆代藩王的名字都要納入通用字外,其他人的名字,可以去掉五行偏旁,用通用字代替。各種異體字和生僻字的替代,要編寫出對照表。”

“還有宗室起名,除了藩王嫡脈之外,不再要求五行,允許取四字名。以後藩王的名字,要從通用字選,不用對其避諱。”

這個命令,是皇室自家的事,群臣沒有誰閒著沒事反對。

他們這時也明白了,皇帝是想要發展活字印刷,所以才下達這個命令。之前想要編纂字典,應該也是為這件事。

想到自己正在編纂的圖書,以後必然要大量印刷,黃立極道:

“簡史編纂,是否要用通用字?”

朱由檢立即點頭,認可道:

“儘量使用通用字,實在沒辦法改、卻又很重要的文字,編入通用規範字表。”

“以後士子考試,隻對通用字做要求。”

“通用字之外的生僻字,出題時要儘量規避。”

“異體字等不屬於規範字的,更是不能出現,避免考生混淆。”

為了推廣通用字,朱由檢還把它納入考試範圍,說道:

“現在通用規範字表沒有製定出來,暫時不做要求。”

“但是在字表製作出來後,士子考試所用文字,都要使用規範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