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劉若愚聽到皇帝詢問,整個人直接懵了。
他根本不知道內廷哪個衙門負責授予散官,甚至就沒想過這東西。
直到當今皇帝提起,劉若愚苦思冥想之下,才想起洪武四年太祖定過內官散官。
不過這東西定了之後,根本就沒用過,曆代先帝實錄和《大明會典》,都沒有相關記載。
劉若愚甚至連內官散官的名字都記不起來,隻能向皇帝道:
“內官散官早就不授了,也沒有人在意。”
“內官請人寫墓誌銘,也隻寫太監等職位。”
沒有用過正好,方便朱由檢設置。所以他直接說道:
“以後內官用散官定品級,按太祖所定,有正四品中正大夫,從四品中侍大夫,正五品中衛大夫,從五品侍直大夫;正六品內侍郎,從六品內直郎,正七品正奉郎,從七品正衛郎,正八品司奉郎,從八品司直郎。”
“增設正九品內宦郎,從九品內官郎。”
“共有四個品級大夫,八個品級郎官。”
“內官五年一遷,按資曆授予,有年功可以減磨勘。”
在內廷直接定下磨勘法,朱由檢又向劉若愚道:
“大夫可以擔任太監,內廷有正式太監職位的,最低授予從五品侍直大夫散官。”
“你是司禮監隨堂太監,之前擔任過正五品監丞,那就授予正五品中衛大夫散官。”
“其他太監的散官,同樣按品級授予。”
給劉若愚授予散官,朱由檢感覺自己一個一個授予太麻煩,又向劉若愚道:
“內官監既然有內官二字,就要承擔起內官任命的責任。”
“擬旨,內官監原有機構整合為營造司,新設內官司,以提督太監統領,位在掌印太監之下。”
“內官司設職官處、驗封處、編製處、訓練處等機構,以正六品典簿擔任。”
“職官處負責內廷人員考功黜陟;驗封處負責內官散官授予和弟侄蔭襲;編製處負責確定內廷編製人數,以及人員招收;訓練處負責內官內侍培訓。”
“司禮監隨堂太監劉若愚,暫時兼任內官監提督太監,掌管內官司。”
把這個職位交給了劉若愚,劉若愚欣喜領命。
以他的見識,如何聽不出所謂的內官司,完全就是內廷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