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宗藩限祿(2 / 2)

“此等製度,國初尚可執行。但是隨著宗室繁衍,朝廷無力支撐。”

“嘉靖四十一年,禦史林潤言:天下歲供京師糧四百萬石,而諸府祿米凡八百五十三萬石。”

“嘉靖四十三年,韓藩宗室朱融燸等一百四十餘人,私自越關至西安索要欠發的六十萬石祿米。”

“陝西當年隻能拿出七萬八千兩銀子,實在無力發放,世宗將那些鬨事宗室降為平民。”

“嘉靖四十四年,朝廷修訂宗藩條例,親王歲減五百到兩千石,郡王、將軍祿米七分折鈔,中尉六分折鈔,郡縣主、郡縣鄉君及儀賓八分折鈔。”

“所發放的祿米,隻有二到四成是實祿,其餘皆是寶鈔。”

寶鈔就是廢紙,這點朱由檢很清楚。大明官員俸祿低的一個原因,就是俸祿折色中,有一部分被折鈔。否則以大明一石相當於漢朝五石計算,最低的從九品俸祿六十石,也相當於漢朝三百石官員,俸祿並不算低。

但是寶鈔廢紙化、貨幣地位完全被白銀取代後,大明官員拿到的俸祿價值就直線降低了。

嘉靖年間白銀已取得大明貨幣主導地位,這時向宗室發放寶鈔,就是用廢紙代替祿米。

這樣一來,朝廷大約隻需要發放八百五十三萬石的三成,也就是二百五十萬石左右祿米。

這個數字,朝廷或許能承擔,實際卻從來沒有達到過。

萬曆初年實行一條鞭法全麵改用銀兩後,宗室祿銀也就一百二十五萬。

而且隨著宗室繁衍,需要的祿米會成倍增加,朝廷不可能承擔起來。

所以萬曆年間,宗室祿米又改。

嘉靖年間的宗祿改革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按照太祖朱元璋定的“六世孫以下世授奉國中尉”,大明宗室最低也要授予奉國中尉,歲祿二百石。

而且人口是指數增長,下一代人口可能是上一代的幾倍。宗室需要的祿米數量,膨脹速度會很快。

果然,郭允厚提到了這件事情:

“嘉靖四十四年,宗室兩萬八千餘人。”

“萬曆年間,宗室人口已逾八萬。還有很多沒有請名受封的,以乳名終其身。”

“朝廷實在負擔不起這麼多宗室祿米,也不能不讓宗室請名受封,所以陸續將各藩祿米‘永為定額,不許加派’。”

“先帝之時,定天下宗藩限祿之法。‘通計天啟四年以前之祿數,以為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