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西苑談話(1 / 2)

《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定下非進士出身官員遷轉政策後,剩下的就是進士了。

朱由檢不願他們升遷太快,但是太慢的話,也容易引起反對——

之前袁可立的態度,就代表了文官的認識。

把他們和非進士文官、武官等同,他們絕不願意。

所以考慮之後,朱由檢道:

“進士四年一遷,隻要三年一次的考課優異,那就獎一年功,立刻提升品級。”

“考課平平的原級留任,但是在該品級滿四年時,會升遷半品散官,以散官階定品級俸祿。”

“考課差的展磨勘,甚至降職罷黜。”

“如果有官吏在同一職位上九年考滿,無論散官階是否變化,吏部都必須黜陟,調整他的職位。”

這是為了防止有人被長時間壓製職位,也是為了防止官員在同一職位上任職時間太長,袁可立沒什麼好說的。

對於進士四年遷轉一次,他也勉強可以接受。

這樣計算的話,進士出身的文官,需要三十二年時間,就能從正七品正常升遷到正三品。

對於大部分沒有門路的進士來說,這樣已經很好了。

不過朱由檢卻不願所有進士都能升到正三品,又規定道:

“一直沒立下年功的官員,序遷到正五品為止。”

“升到正五品時仍沒有立下年功的,讓他自己致仕。”

“朝廷會根據其履曆,決定致仕待遇。”

“否則由科道彈劾屍位素餐官員,直接冠帶閒住。”

這樣一來,那些能力平平、無法立下年功的進士,就隻能正常升遷到正五品官員。如果期間不能立下年功,就會被科道彈劾屍位素餐。

袁可立有心反對這個做法,但是讓他為那些沒立下年功的官員說話,卻又張不開口——

按照四年一遷,正七品序遷到正五品需要十六年,這麼長的時間都不能立下年功,還留著他們做什麼?

不如早點罷官,免得屍位素餐!

作為以政績第一提拔為禦史的推官,袁可立實在無法想象,有人在長達十六年的時間裡,都不能立下年功。

所以對這個規定,袁可立最終默認。

默認就是支持,朱由檢見此又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