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磨勘法(1 / 2)

《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任務一個接著一個,袁可立感覺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但是為了明白皇帝的想法,他還是繼續問道:

“除了朝廷和地方的三法司,陛下還打算調整什麼部門?”

“例如戶部的十三司,要不要調整一下?”

從刑部十三司降為總務司十三廳的事情,袁可立猜到皇帝多半看戶部十三司多半也不怎麼順眼。先前設立的錢法總署,估計就是在為調整戶部做準備。

朱由檢對戶部確實看不順眼,覺得如今的大明財政很是混亂。

但是他剛剛設立順天銀行和應天銀行,想要讓它們獲得央行的部分職能,把戶部的財政權力搶過來一點。

如今兩大銀行還沒有完全站穩,戶部仍有建立戶部銀行、把職權立刻奪過去的可能。

所以他沒有把調整戶部的事情和盤托出,隻向袁可立表示:

“戶部確實需要調整,但是這件事太過重大,需要有能力的官員負責。”

“朕打算等畢自嚴上任後,再和他商量這件事。”

“十三司是降為十三廳,還是和地方督糧道等融合,改為地方轉運衙門,需要通盤考慮。”

大明在地方沒有轉運衙門,戶部十三司實際上承擔了這個職責。

對於這十三司是繼續留在朝廷,還是將它們地方化,朱由檢並沒有想好,需要精通財政的大臣輔助。

這種慎重的做法,得到袁可立讚同,他也覺得畢自嚴能承擔這個重任,便不在管不在自己分內的戶部之事。又詢問道:

“六部之首的吏部呢?”

“陛下要如何調整。”

這個就需要放出風聲了,朱由檢早就有心改變大明官員的升遷製度,此時向袁可立道:

“吏部有兩個侍郎,如今一個專督加銜推升,另一個朕打算讓其專督考課磨勘。”

“以後要參考宋朝實行磨勘法,官員按品級升降,不得越級升遷。”

“絕不能像魏逆當政時那樣,一年一遷甚至數遷,五六品官員兩三年時間就提拔到一二品,完全不把品級當回事兒。”

“越級升遷的官員,這次要全部降下去,甚至要追究他們附逆的罪行,進行相應懲治。”

如今大明的製度是,京官隻要辦完一件差事就能升遷,辦不完也能升職照舊管事。一年一遷、一年兩遷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升遷與否大部分時候不看能力,全靠官場關係。

朱由檢對這種事深惡痛絕,所以他先前在革除冒濫官位時,就強調要規範升遷。這時參考古製提出磨勘法,讓袁可立感覺到皇帝對此的重視。

但是嚴格按照品級提升,絕不是所有官員都願意看到的。

尤其是科道官員位卑權重,對他們來說,按品級升遷很不友好。

所以袁可立勸諫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