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內廷衙門(1 / 2)

《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規矩是自己定的,朱由檢當然不會出爾反爾,違背自己定的規矩。

文蔭子弟在這些文臣看來更加可靠,在朱由檢看來同樣可以任用。

田爾耕同樣是文臣之後,不也投靠了魏忠賢嗎?這些文蔭子弟,自然能投靠皇帝。

所以朱由檢對他們沒有另眼看待,認為這些人不管出身如何,在成為世官之後,利益就和大明綁定在一起,更加值得信任。

任命劉僑為衛尉寺卿,郭承昊為左少卿,吳孟明為右少卿,朱由檢向群臣道:

“三位卿家是你們推舉的,以後衛尉寺的工作,你們也要配合。”

“若是陽奉陰違,暗中施加阻撓,彆怪朕不客氣!”

群臣齊聲應諾,答應配合衛尉寺的工作。

他們之所以推選文蔭子弟,不僅是因為這些文官後代看起來更可靠,還是因為這些人的關係網和文官有聯係。

這樣文官一旦犯了事落在錦衣衛手裡,就有明確的疏通關係對象。說不定還能提前得知,讓自己避過劫難。

所以用衛尉寺屬官任命權換兩個少卿任命權的事情,他們才會這麼容易答應——

在他們看來推選錦衣衛的高層,遠比任命幾個屬官更重要。

但他們絕對不知道,未來衛尉寺會有多少多少屬官。

在後世很多國家,公共安全機構的人數都能和軍隊數量相當。

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朱由檢咬牙把京城的錦衣衛養起來,但是地方就沒必要了。

除了一些秘密機構之外,錦衣衛其他地方機構都可以設置在衛尉寺的地方衙門,讓地方供養他們。

他的負擔,又減輕了一部分。

懷著這個想法,朱由檢心情大好,也沒有立刻設置衛尉寺的內部機構,免得群臣回過味來。他打算讓劉僑、郭承昊、吳孟明儘快上任,把架子搭起來再說。

常參會議結束,朱由檢留下袁可立,打算和他溝通一下,免得以後每次設立新機構,都要和他爭執。

他現在算是看明白了,如今的朝堂之上,閹黨遺留大臣很少敢反抗他的命令。隻有袁可立這個沒有附逆行為的人,才敢反駁一二。

朱由檢隻要搞定他,就能把各項改動順利推行。

那些沒附逆的官員回朝後,朱由檢也能通過袁可立和那些文官溝通,把自己這段時間的改動保留。

免得那些人以改變閹黨亂政的名義,把自己這段時間的改動改回去。

所以袁可立是必須留在朝堂上的,甚至要大用,用這個人的威望,推動各項調整。

朱由檢有這個想法,袁可立也想和他溝通一下,想知道他到底要做什麼,把大明帶向什麼方向。

所以袁可立不顧群臣目光,獨自留了下來。

沒有在武英殿細說,甚至沒有帶起居注官員,朱由檢和袁可立出了西華門,在西苑中商談。

“袁卿,你覺得魏逆的案子,大理寺審判得如何?”朱由檢首先開口道。

袁可立皺了皺眉頭,說道:

“難堪大任!”

“臣不是說大理寺不行,而是大理寺的設置就是為了慎刑,負責平反刑獄。”

“大理寺官員,以能按律出人罪者為稱職。”

“讓他們去審判閹黨的罪行,實在難以勝任!”

朱由檢微微點頭,知道這是自己的失誤。以為大理寺官員簡單,又熟悉法律,便能按律審判。

卻不料他們養成了按律免罪的習慣,根本不會重判。

如果都按他們的辦法判罰,朱由檢如何拿捏群臣、讓群臣戴罪立功?

所以他以這個話題為引子,向袁可立道:

“如果讓刑部判罰,袁卿覺得如何?”

袁可立微微搖頭,說道:

“刑部判罰會更不好。”

“刑部的官員,下級受上級影響很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