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都察院調整(2 / 2)

這下袁可立沒話說了,劉宗周是著名的東林黨人,有他一同負責查辦閹黨,誰都沒有話說。

劉宗周名望極高,甚至可以說在顧憲成、高攀龍死後,他是大明士林僅存的泰山北鬥。

朝廷都公開讚揚劉宗周“千秋間氣,一代完人,世曰麒麟鳳凰,學者泰山北鬥”——

如果朱由檢這個皇帝不用他,甚至都有可能被非議“野有遺賢”。

所以在打倒閹黨之後,劉宗周就被朱由檢列入第一批起複名單。而且他記得劉宗周是殉節忠臣,還知道他是大明最後一位儒學大師、宋明理學心學殿軍、黃宗羲的老師。雖不知他能力如何,還是起複為僉都禦史,負責查辦閹黨。

朱由檢相信這個在天下間深孚眾望的人,不會讓自己失望。即使以後有人對閹黨的處置有非議,也能借助劉宗周的名望壓下去。

果然,劉宗周的名字一出,誰都沒有話說。對他署理僉都禦史,沒有任何異議。

唯一的問題是,朱由檢任命的僉都禦史太多了,超過左、右二人。

許宗禮提出這個問題,朱由檢道:

“副都禦史和僉都禦史這兩個職位,以後就不再區分左右,根據所負責的職務,設置一位副都禦史、四到六位僉都禦史。”

“以後都察院由左都禦史執掌院事,副都禦史協理院事,僉都禦史負責具體總署。”

“設置專門的右都禦史,負責監察科道官員,並且和吏部一起管理禦史加銜。”

“其他不在都察院卻有禦史加銜的官員,朕授權他們和真正的禦史一樣擁有監察權,可以監察不法,並且能監督科道官員。”

“十三道監察禦史不變,仍舊負責原有公務。”

說著都察院機構的調整,朱由檢為了讓他們轉向監督官員,還講解具體運行:

“所有監察禦史都有獨立監察權,根據監察出事務的分類,提交給不同的總署協助。”

“如果有官員涉嫌腐敗,監察禦史查出後,可以提交給廉政總署查處,確定具體證據。最終的結果由該監察禦史和負責廉政總署的僉都禦史簽字。”

“如果有官員在財政收支上有問題,那就提交給審計總署。”

“如果有官員涉嫌違法犯罪,那就提交給檢察總署提起公訴,讓大理寺審判。”

“如果有官員在這些方麵都有涉及、或者案情重大,那就由該監察禦史申請從各總署和十三道抽調人員,臨時組建獨立調查署,直到案件結束撤銷調查署。”

“調查總署設僉都禦史執掌,劉宗周到京後擔任。平時可負責各個調查署的人員調配,但是如果沒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監察禦史組建獨立調查署的申請。”

“刑部和地方按察司等三法司官員,也要配合調查總署對人員的調用。”

這樣的調整明麵上加強了禦史權力,卻讓他們的精力主要對準官員。朱由檢可不想那麼多禦史閒著沒事盯著自己,讓他們去盯官員,總比盯著自己好。

群臣聽著皇帝對十三道監察禦史和廉政總署、審計總署、檢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