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位高權重的大臣,進京之後自然不斷有人拜訪。尤其是天啟二年的進士,更是連番到來。袁可立忙到晚上,方才從幾個親近的學生那裡,了解到京城情況。
此時他才知道,如今京城官員最熱議的事情,不是即將舉行的林丹汗朝貢,而是崔呈秀被罷免後,掀起的倒魏風潮:
“二十一日,陛下批準崔呈秀回鄉守製。”
“二十三日,工部都水司主事陸澄源,上疏建言四件事情,直接彈劾魏忠賢。”
“二十四日,直隸提學禦史賈繼春、山東道禦史吳尚默繼續彈劾崔呈秀,要追究他的罪過。”
“二十五日,陛下處理兵部事務的常參會議上,兵部武選主事錢元愨當麵向陛下上奏,由崔呈秀的事情,進而彈劾魏忠賢。”
“二十六日常朝,賈繼春繼續彈劾崔呈秀,兵科都給事中許可徵也彈劾崔呈秀,兵部侍郎田吉以人言求歸,閹黨想要讓有兵部尚書加銜的閻鳴泰回到兵部管事,陛下命老師署理兵部尚書。”
“二十七日,也就是今天,國子監貢生錢嘉徵上疏,揭發魏忠賢十大罪狀,這件事已傳得沸沸揚揚,到處都有人議論!”
這麼多人接連不斷上疏,甚至連沒有官職的貢生都上疏了,可見彈劾魏忠賢已經在京城成為一種風潮。隻要皇帝不像先帝那樣力保,魏忠賢鐵定難以渡過這一關。
這件事袁可立早有預料,他從皇帝登極以來的種種舉措中,就知道皇帝一直在收攏大權。甚至覺得皇帝罷免崔呈秀、讓自己署理兵部尚書,就是為了防止在魏忠賢倒台的時候,京中因此生亂。
所以袁可立聽著學生們的講述,一直不慌不忙,詢問前來拜見的蔣德璟、倪嘉善等人道:
“你們是陛下近臣,可知陛下是什麼打算?”
“對這些彈劾奏疏,都是怎麼批複的?”
倪嘉善在兼任起居郎,蔣德璟在管理誥敕,對皇帝的態度當然一清二楚。倪嘉善道:
“陛下說他自會獨斷,對彈劾的臣子都是斥責,但也都沒追究。”
“今日錢嘉徵的上疏,陛下讓內侍念了一遍,說‘廷臣自有公論’。”
“魏忠賢聽著奏疏,可謂汗流浹背!”
明白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