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閹黨內亂(2 / 2)

“光祿寺可以按地點設置分署,為各地提供膳食。”

這樣交待下去,太常寺、太仆寺、光祿寺這些被調整的部門,都有了章程可循,不至於各自為政,鬨出各種事端。

不過朱由檢還不放心,又安排吏部侍郎楊景辰確定各部門的編製和章程,避免他們胡來。秉筆太監王文政也被他派出去,負責盯著這件事。

同時,他心中還打算在掀翻閹黨之後,把涉案太監、官員、貴族的宅院置換出來,在承天門附近集中安置一些衙署。否則辦個事都要東西亂跑,那就實在太遠了。詹事府、台基廠附近就不錯,可以考慮放在那。

正在想著這些,朱由檢忽然見到前任吏科都給事中楊所修站出來,彈劾太仆寺卿管台基廠事陳殷、兵部尚書崔呈秀、工部尚書李養德、延綏巡撫朱童蒙,應該回鄉守製。

還彈劾吏部尚書周應秋,認為他漫無主持,有負聖恩,無法承擔起吏部事務。

這個發言,讓朱由檢精神一震,知道對閹黨的攻擊終於真的來了。崔呈秀想要撤退,有人站出來拖後腿,還牽扯到周應秋,一下有兩位六部尚書被參。

仔細看去,朱由檢還認出楊所修在上次朝會上被閹黨廷推為南京通政使,這讓他心中直樂,知道閹黨開始內亂:

『等等看,會有更多的人冒出來。』

『閹黨這麼一亂,其他人就看到機會了!』

沒有聽從楊所修的彈劾,朱由檢麵色一肅,罵他沒有證據胡亂詆毀人,繼續下一項議題。

楊所修卻沒氣餒,從皇帝的態度中,他看出皇帝並沒有真的懲罰他,隻是讓他拿出切實證據。作為前任吏科都給事中,吏部尚書周應秋做的事情,他不說全部知道,至少也知道個大概。隻要有跡可循,想找出證據還不容易?

何況,尚書那樣的大員,遠遠不是一次參劾就能打倒的。楊所修默默退回自己位置,準備讓自己的黨羽搜集證據,過幾日發動下一次攻擊。

被楊所修這個前任吏科都給事中彈劾,周應秋嚇得要死。這些日子他幾乎不發一言,不就是為了隱藏自己嗎?沒想到昨日辦了一件事,就被楊所修嫉恨上,開始彈劾自己。

這讓他嚇得幾乎要癱下來,急忙向皇帝告罪。

溫言撫慰了幾句,朱由檢讓他好好辦事。又聽取了楊景辰有關加銜事務的彙報,之後轉向戶部。

督師遼東太監劉應坤請發軍丁皮襖銀,舊製每人六錢,天啟六年魏忠賢增為八錢,共該十一萬二千兩。這件事涉及戶部,被朱由檢拿到常朝上解決。其他的推薦麻登雲等人任職的事情,朱由檢在常參會議上已經批複,不需要在常朝上解決。

戶部尚書郭允厚這幾日為籌措東江鎮錢糧忙得焦頭爛額,又接到遼東催款,心想自己是不是把戶部事務交給皇帝算了,再這樣下催要下去,自己遲早沒法解決。

朱由檢卻沒有理會他的想法,劉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