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聽完左都禦史房壯麗上奏的都察院事務,朱由檢批示之後,又看向都察院眾人。但他等了很久,都沒有人再發言。
這讓朱由檢有點驚訝,覺得這群噴子現在的戰鬥力有點弱,但是自己想要調整,現在正是時候。所以他斟酌之後,果斷向群臣道:
“朕這幾日思考了一下,有監察職責的科道官員加銜,不應和政務官員相同。”
“朕決定虛置幾個品級禦史,作為科道官員加銜。其他有監察職責的朝堂和地方官員,同樣用這個加銜。”
說著,他在正二品都禦史、正三品副都禦史、正四品僉都禦史之後,設置了從二品侍都禦史、從三品侍副都禦史、從四品侍僉都禦史。在各品級都禦史前加了一個“侍”字,作為低半品的加銜。
然後以洪武年間舊例,設置正五品殿中侍禦史,其下設置從五品觀察侍禦史、正六品巡察侍禦史,從六品調察侍禦史,作為品級高於正七品監察禦史的加銜。
這些帶“侍”字的禦史單純作為加銜,沒有實際職司。都察院職責沒有任何變動,不會帶來混亂。
同時,朱由檢還規定正二品都禦史、正三品副都禦史、正四品僉都禦史在朝堂上作為加銜時也都帶個“右”字,用來作為區分。
如此一來,都察院和六科就有了獨立的加銜體係,和承政司加銜並列。實際任職的左都禦史和左副都禦史還能加銜四輔大臣,參與朝廷大政。這讓科道官員很是滿意,認為皇帝重視他們。
不過朱由檢接下來的話,就讓他們不那麼滿意了:
“有正五品殿中侍禦史及以上級彆加銜的,可以參加中極殿常朝,並可糾察朝會禮儀。”
“殿中侍禦史以下的,除十三道掌道禦史、六科都給事中必須參加常朝外,其他人輪流參加,每道每科兩人。”
“這樣常朝人數少一些,更加便於議事。”
這讓低品級的監察禦史和給事中心中不滿,覺得他們常朝官的名義可能就沒有了,權力也會縮減。左都禦史房壯麗道:
“陛下,科道官員各有職責,少了他們一些事務可能無法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