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加銜機構(1 / 2)

《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震懾了一下朝臣、規範會議紀律後,朱由檢掌握主動權,拋出第一項議題:

“加銜的事情朕在昨日朝會上說過,後來和楊侍郎交流時又有一些新想法。”

“先讓他和諸位說一說吧!”

把事情拋給了楊景辰,讓這個在朱由檢看來有點積極性的吏部侍郎先說。

雖然估摸著文華殿中的臣子大概都知道了這件事,楊景辰還是老老實實把自己和皇帝交流的情況說了一遍。還總結道:

“本朝初年除三公三孤之外,少有其它加銜。”

“後來內閣日漸尊崇,大學士通常加尚書銜。又有總督、巡撫,加侍郎、尚書、禦史等銜。”

“到了現在,朝中大臣幾乎沒有不加銜的。臣的職務便是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陛下加‘南京’二字,是為了和本職區分,顯示職權所在。”

朱由檢聞言點頭,不等朝臣發言,說出自己的規矩:

“這是吏部事務,吏部官員先說,其他九卿後說,大學士最後再說。”

“先從吏部尚書、侍郎開始,吏部其他官員隨後。”

指著吏部尚書周應秋,讓他先發表意見。

周應秋人稱“周日萬”,意思是他當上吏部尚書後,每日勒足萬金。和前任文選司郎中李夔龍沆瀣一氣,公開賣官分賄。

自從新皇帝登極以來,他一直在觀望動向,在朝中幾乎不發一言,生怕在這時候引起注意被人參劾。就連朱由檢把吏部事務置於常參會議決定,也沒有敢反對。

如今被朱由檢點名,周應秋隻得出言道:

“陛下想的是極好的,奈何事情重大,需要好好議議。”

似乎說了什麼,又似乎什麼都沒說。朱由檢對此無奈,又點下一個人:

“戶部尚書、吏部左侍郎曹思誠,你來說一下吧!”

曹思誠聽著皇帝特意點出來的官職,如何不明白皇帝心意。自己一個吏部左侍郎加了戶部尚書職銜,若是不懂朝中官職的,還以為他是戶部尚書呢!難怪皇帝要加“南京”二字,把加銜區分出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