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使功不如使過(1 / 2)

《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確定南京加銜的事情比較重大,楊景辰討要正式旨意。朱由檢想了一下,決定明日召集吏部人員參加常參會議,以朝廷的名義,正式確定這件事。

懷著滿腹心事,楊景辰離開了皇宮。想到今日發生的事情,他到現在也不明白,自己該怎麼做。左思右想之下,決定找同鄉前輩詢問,看看有沒有啟發。

通政使呂圖南和楊景辰同是晉江人,今年已經六十歲,可以說是前輩。楊景辰來到這位同鄉家裡時,看到他正在寫字作畫,不由打趣道:

“拜見老先生!”

“我這個常朝官,以後見到常參官,可是要下拜啦!”

呂圖南將手中的毛筆放下,擺了擺手說道:

“休要說笑!”

“我這個通政使,和大理寺卿一樣,是在常參官中湊數的。”

“隻見過通政使和大理寺卿遷轉為侍郎的,沒見過侍郎遷轉為通政使和大理寺卿的。”

“雖然說是九卿,其實本朝卻隻有六部尚書和都禦史七卿。”

楊景辰正色道:

“那是以前,今後可就不一樣了。”

“常參官是能天天見到陛下的,我這樣的侍郎,以後能和老先生這樣的常參官相比嗎?”

“更彆說那麼多的官員都有通政司加銜,他們就是不在通政司任職,見到你這個通政使總該行禮吧?”

“老先生這個通政使,可是趕上好時候啦!”

呂圖南嘴角微抿,對此沒有反駁。通政使名列常參官,在朝野的影響力自然大了許多,以後他說不定能直接遷轉為尚書,而不是經過侍郎。至於加銜的人,他們的職務雖然和通政司無關,但是在麵對自己這個通政使時,無疑會矮一頭。

可以說,常參官和加銜這兩件事,已經讓通政使真正成為九卿,影響力不同以往。

提到加銜的事情,楊景辰說起皇帝打算在加銜前加上南京二字,納悶道:

“也不知陛下好端端的,為何要給所有加銜都加上南京二字?”

“是想要加強南京,還是打算對南京動手?”

呂圖南思索了一下,說道:

“或許沒想那麼多,隻是陛下想啟用南京官員,一直在想著‘南京’二字。”

“加銜的事情正好趕上了,就順便加上了這二字。”

楊景辰聞言大奇,詢問道:

“南京有什麼人,讓陛下如此記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