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位皇帝,會被魏忠賢和閹黨控製嗎?
心中搖了搖頭,楊景辰對魏忠賢和閹黨的前途,已經不再看好。楊廷和帶領朝堂大臣都做不到的事情,更彆說魏忠賢和他的閹黨了。
隻要皇帝顯露出不信任閹黨的意思,朝野中就會有無數的人蜂擁而上,把閹黨撕得粉碎。皇帝都不需要親自發動大禮議那樣的政爭,就能奪回權力。
『我該怎麼做呢?』
『要不要投靠陛下?』
這麼想著,楊景辰正要請教房壯麗,卻見這位七十多歲的老臣似是稱讚、似是感歎道:
“張孚敬四十七歲才考上進士,楊學士四十七歲卻已當上侍郎。”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年輕有為!”
“房某已經老了,老了啊!”
感慨著自己年齡,還有楊景辰的年輕,房壯麗邁著步子,已經慢慢離去。
楊景辰留在原地,思索著房壯麗話語的含義:
老先生是什麼意思?是在感慨年老、不願參與朝政嗎?
還是在提醒自己已是吏部侍郎,不需要像張孚敬那樣、迎合皇帝發起大禮議?
想了很久都沒有能想明白,楊景辰正要回去再想,忽有一個小太監過來,說是皇帝有請。
到了文華殿中,楊景辰發現不止自己,內閣大學士黃立極和施鳳來、禮部侍郎孟紹虞等人同樣都在殿中。這些人的共同點,就是《三朝要典》編纂者。
果然,楊景辰從皇帝那裡看到了一份奏疏,直隸巡按禦史汪裕上報,翻刻《三朝要典》完成。皇帝召集他們,顯然是要討論這件事。
“你們都是《三朝要典》的編纂者,和朕說說,要典講的是什麼?”朱由檢看著他們,詢問道。
皇帝的問話,讓楊景辰更加謹慎。《三朝要典》是魏忠賢命他們主持編纂,仿照嘉靖皇帝大禮議獲勝後刊布《明倫大典》的事情,讓各省翻刻發行。如今這部要典,顯然是已經發行天下了。
這讓楊景辰更加緊張,不知自己麵臨的將是什麼。他知道,自己和閹黨牽扯最深的事情,就是這部《三朝要典》。自己從翰林院侍讀學士升任禮部侍郎、再轉為吏部侍郎,靠的就是編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