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常朝人選(2 / 2)

“有著宮殿不用,卻在外麵空地上奏事,這不是對待大臣的道理。”

“三大殿已經修複完成,今後就要用起來。朕看以後的朔望朝儀,就在皇極殿舉行。三六九日常朝儀,就在中極殿舉行。”

“中極殿隻有皇極殿四分之一大小,上朝人員也可以減少到朔望朝儀的四分之一。諸位都議一議,哪些人適合上朝。”

這下改動太大,群臣議論紛紛。對於皇帝說在空地上奏事不是對待大臣的道理,這些人都很讚同。但是對縮小朝會規模,他們就態度不一了。

大臣們對此自然願意,一些基本不在朝會上發言的小官也沒什麼想法。那些官職不大、卻喜歡對朝廷事務發表言論的小官,對此卻反應激烈,認為皇帝縮小朝會規模,不利於兼聽廣覽。

但是他們這些話,卻遭到大臣們駁斥,刑部尚書薛貞厲聲道:

“兼聽眾聲則音亂,臣子想要奏事,直接上疏即可,何必在朝會上添亂?”

“若是真有什麼言語不吐不快,初一、十五的朔望朝儀,沒人阻攔你們。”

這話雖然強硬,卻說到了一些人的心裡。許多小官一年到頭也在朝會上說不了幾句話,對於參加朝會自然不怎麼熱衷。對於他們來說,一年參加二十多次朔望朝就夠了,多了反而不喜歡。

但是,如果隻能參加朔望朝,他們也擔心發言機會太少,有什麼冤屈或言論,無法被皇帝聽見。

似乎是知道了他們的擔心,朱由檢這時說道:

“以後朔望朝和常朝的職能要分開,參加常朝的大臣,要把朔望朝讓給不能參加常朝的臣子發言。”

“如此兩全其美,不用每次朝會都有很多臣子參加,卻又總是那些大臣發言。”

此言一出,很多小官都是齊齊稱讚。大臣們雖然有些擔心小官在朔望朝上亂說,但是想到他們以後再也不會參加常朝,也就同意下來。

唯有那些喜歡發言攪事的小官,對此有些不甘。隻是他們沒幾個人支持,隻能消停下去,暗自打算在朔望朝上好好表現,爭取把持朔望朝。

這樣定下來後,朱由檢繼續和群臣商議參加常朝的人員。首先定下來的是貴族,朱由檢命在京的成國公、英國公、定國公都要參加常朝,侯、伯、宗室、駙馬按職務確定是否參加。

然後定下來內閣大學士,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侍郎,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光祿寺、鴻臚寺五寺正卿、少卿,通政使司、順天府、詹事府、翰林院、太醫院、欽天監、國子監等部門的主官。每個朝廷部門都至少有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