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鄉試弊案(2 / 2)

見他這個樣子,朱由檢心裡明白了幾分。直接向隨行的禮部侍郎王祚遠道:

“你帶孫之獬、張四知去查一下,看看事情是不是真的。”

“如果確有其事,那就立刻捉拿所有負責順天鄉試的官員。所有試卷重新審閱,重新確定中舉名單。”

“如果張四知是誣告,那就好好查一下謠言從哪來的。”

又向躍躍欲試的徐應元道:

“你去跟著王侍郎,把事情明明白白地告訴我。”

幾人領命而去,朱由檢在他們離開後,又向眾人說道:

“考核繼續,這第二道題目,就是以朕定的起居注格式,把今天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

“時間限定在半個小時,誰寫得好,誰就兼職起居注。”

知道這才是正題,眾人頓時放下對鄉試弊案的關心,專心應對考核。

黃帝紀元和小時製推行已有數日,翰林院官員大多已經掌握了。此時他們就按朱由檢定下的時間格式,開始書寫起居注。

朱由檢則命人拿著鐘表計時,自己思索順天鄉試可能存在的弊案,以及後續影響。

科舉是國家掄才大典,也是階層流通的渠道。

維持科舉的公平性至關重要,如果真的有弊案,他也不得不下狠手。

就怕動了崔呈秀,魏忠賢可能警覺。

所以朱由檢決定先讓徐應元處理,看看這個閹黨的接班人會怎麼做。

暫時沒確定處理崔呈秀的辦法,朱由檢決定讓徐應元發揮,看他能不能和魏忠賢溝通好,解決這件事情。

如果實在不行,自己也隻能提前下手解決閹黨,然後親自上陣,和文臣爭奪權力。

『牽一發而動全身,如今可真是多事之秋啊!』

塞外有可能打仗,朝堂上不適合發生大變動。

他也隻能希望順利處置崔呈秀,先把兵部尚書的位子拿回來。

想著崔呈秀離職後誰能繼任兵部尚書的問題,朱由檢覺得如果廷推,被推出來的多半仍是閹黨。

如果不廷推的話,他的權威不足以用中旨任命官員。

這樣就隻剩下一個選擇,召回致仕老臣,用那些老臣的威望,讓他們獲得任命。

徐應元曾提議召回孫承宗、袁可立,這兩人和朱由檢的老師劉漢儒有點關係,可以找借口召回來。

但是孫承宗名列東林黨,致仕前又是中極殿大學士,召回來就是內閣首輔,變化實在是太大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