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承德歸化(2 / 2)

曆數種種困難,讓皇帝不要妄想。

朱由檢卻擺了擺手,說道:

“朕知道困難很多,但是不說好聽點,怎麼能吸引林丹汗等人?”

“至於冊封草原貴族的事情,不用經過禮部,直接發中旨就行了。”

“朕給你準備了空出名字的聖旨,如果有草原上的領主願意接受冊封,可以當場下發。”

孔貞運聽得目瞪口呆,實在想不到還可以這樣操作,喃喃道:

“這樣……這樣……的聖旨。”

“禮部可不會認!”

朱由檢哈哈一笑,說道:

“禮部認不認的事以後再說,隻要草原上的貴族接受冊封,他們承認就行。”

“承德建造的事情如果朝堂上不願意,朕也會自己想辦法。”

“中原和草原打了幾千年,朕一定要想辦法,徹底解決這件事。”

“順義王和歸化城已經做出了示範,要沿著這條正確道路,繼續往前走下去。”

這話打動了孔貞運,中原和草原征戰不休,一直是困擾中原王朝的一大難題。

俺答汗受封順義王後,大明邊關平靜了將近六十年,這是放在曆史上都能拿出手的功績。

如果林丹汗等人願意接受冊封,讓中原和草原整體上維持和平,那將是幾千年曆史中,都數得上的功績。

和這比起來,順禮王等人的爵位算什麼。何況是為他們在草原上專門建造城池和府邸,根本就不會影響到中原。

能夠主持此事,他也能夠青史留名了!

『壯哉!真是聖主明君在位,建功立業之時!』

想到曆史上各種風雲際會的事情,孔貞運當即轉變了想法。對朱由檢的設想不但不再抗拒,反而查漏補缺,完善他的設想:

“陛下,臣以為在冊封順禮王時,可以向林丹汗解釋‘禮義廉恥、禮在義先’,同時向順義王解釋‘仁義禮智信、義在禮先’,挑動兩部爭端,讓他們無法聯合。”

“同時順義王這邊,三娘子的後代一向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