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更覺頭痛,這些人連虎墩兔是誰都不知道,就知道攪亂事情。靠這些人治國,大明怎能不亡?
任憑他們吵鬨,在群臣聲音低落下去後,朱由檢這才冷冷問道:
“既然都不同意,那就說一說如今的右翼諸部,誰能擋住虎墩兔?”
“誰願領兵出塞,阻止虎墩兔西遷?”
群臣無一出言,朱由檢繼續問道:
“所謂的前元玉璽我們大明看不上,插漢得到的過程也莫名其妙、難辨真假。”
“但是如果這枚玉璽被後金得到,會是什麼後果?”
“你們誰有能力,從虎墩兔那裡拿到它?”
想到後金拿這枚玉璽稱帝的事情,朱由檢就氣不打一處來。元朝逃亡草原後,玉璽已經遺失二百多年了,林丹汗的爺爺布延汗莫名其妙地拿出一枚玉璽,說它是前元傳國玉璽。
結果可想而知,草原上沒有多少人認可,這枚玉璽在他們手裡的作用並不大。
但是後來林丹汗敗亡、玉璽被後金繳獲後,卻成了黃台吉改國號“大金”為“大清”、登極稱帝的理由。
這對朱由檢來說,絕對是無法接受的事情。他可不想後金憑借這枚玉璽獲得前元法統,收服草原各部。
群臣這下說不出話來了,關乎帝統的事情,無論再重視都不為過。區區一個王號,又算得了什麼?
群臣雖不知皇帝從哪裡得知虎墩兔有玉璽的事情,但是這種事既然從皇帝口中說出來,他們隻能接受。
更何況,俺答汗受封順義王後,大明邊關平靜了將近六十年。如果拿一個王號換取虎墩兔留在插漢抵擋後金,似乎也很劃算。
就這樣,虎墩兔封貢的事情,在朱由檢的要求下,強行定了下來。
因為時間緊急,朱由檢讓群臣立刻商議,確定前往草原主持封貢的人選。
群臣目視禮部官員,禮部尚書來宗道一言不發,不願去草原受苦。侍郎孟紹虞、王祚遠同樣低頭不語,也不願接這個苦差事。還有好多人覺得這件事莫名其妙,說不定虎墩兔真的死了,封貢會成笑話。
眼看朱由檢已經皺起眉頭,終於有人為君分憂。孔子第六十三代孫、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榜眼、左春坊左諭德孔貞運挺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