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林丹汗要西遷(2 / 2)

得益於清晰的記憶,朱由檢回憶起林丹汗的事跡,而且在查閱時,發現了一條關鍵信息:

『天啟七年十月,林丹汗率眾西遷。』

再看西遷原因,是蒙古科爾沁部投靠後金、內喀爾喀五部覆滅,林丹汗的插漢部、也就是察哈爾部擋不住黃台吉滲透,麾下八個鄂托克中的兩個背叛了他投降後金。

林丹汗眾叛親離,隻能被迫西遷,想要吞並右翼諸部,獲得大明給俺答汗後人、也就是順義王一係的封賞。

這樣看來,後金已經收服了諸多蒙古部落,隻要再收服長城北麵的部落,就能繞過山海關一帶防線,進攻京城北麵的長城。

難怪兩年之後,就是己巳之變,後金繞過山海關,攻破長城直抵北京城下。

察覺到了其中的危機,朱由檢當即意識到,桃林口收到的這個消息,可能是林丹汗準備西遷時、放出來迷惑大明的。所以他當即說道:

“不好!虎墩兔要跑!”

“命令長城一帶小心戒備,派人去草原打探消息。”

“提醒和順義王等部落,小心被虎墩兔攻擊。”

群臣不明所以,不明白皇帝為何從虎墩兔被刺、想到了虎墩兔要跑。

唯有熟悉草原事務的,才在朱由檢的點醒下,猛然明白桃林口那邊,為何會傳來這麼一條奇怪的消息:

“我說虎墩兔堂堂大汗,怎麼會被夫人刺殺。”

“原來是被後金逼得撐不下去了,想用這條消息迷惑他人,方便自己跑路。”

“陛下這麼快就想明白,真是明見萬裡!”

群臣有的這麼說,有的卻不這麼認為,而是相信虎墩兔真的被刺殺。

他們不認為深宮裡的皇帝,會對遠在草原上的事情做出準確判斷。

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爭論這件事情。

爭論來爭論去,都沒有個結果,朱由檢見此也是頭痛,總算明白了為何朔望朝這樣的朝會,最終淪為了禮儀性質——

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

人越多越不容易統一意見,更彆說還有專門挑刺唱反調的。

以後這種事情不能拿到朝會上談,更何況涉及軍事機密。

隱隱有些後悔在朝會上談論這件事,朱由檢見群臣爭論不休,隻能強行打斷,說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