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幾日信王府閉門謝客,無論什麼人來,都不要見。”
“我要在府中為皇兄祈福!”
正想大展身手聯絡他人,徐應元哪想到自己這就被朱由檢禁足了,有些不甘心地說道:
“殿下,我在外麵還有很多好友,李永貞、石元雅等人,或許能拉攏過來。”
“明日百官覲見後,還要來拜見殿下。”
“殿下為何在這個時候,閉門不出呢?”
不為所動,朱由檢堅持以靜製動的策略,淡淡道:
“打探消息一個人就足夠了。”
“百官覲見之後,為何要來拜見我呢?”
徐應元理所當然地道:
“當然是陛下冊封殿下為皇太弟,百官進表箋慶賀,定下君臣名分。”
朱由檢反問他道:
“如果皇兄不冊封我為皇太弟呢?”
不管是天啟皇帝還想著能痊愈也好、魏忠賢阻撓也罷,朱由檢都知道曆史上的崇禎皇帝,沒有當過皇太弟。
這就決定了他在這個時候,不能跳得太歡。免得被天啟皇帝和魏忠賢知道,事情出現變數。
不是皇帝,也不是皇太弟,沒有和百官定下君臣名分,百官對朱由檢連道義上的忠君責任都沒有。
他現在能夠指望的,隻有天啟皇帝“吾弟當為堯舜之君”這句話,以及《皇明祖訓》規定的“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
這是他最危險的時候,一定要謹言慎行!
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朱由檢當然不敢在這時候結交朝臣,更不敢放徐應元外出,給自己捅出簍子。
被朱由檢的問題問得啞口無言,再想到塗文輔說的話。徐應元終於認識到:
信王殿下不一定會當上皇太弟,繼承皇位的事情,也非十拿九穩。
如果他還想成為九千歲,就不能在這時讓魏忠賢知道,迎來對方打擊。
統一認識之後,徐應元很快按照朱由檢吩咐,命令王府的人閉門謝客,無論什麼人拜見,一律不用理會。他本人更是親自布置隔間,供朱由檢在祈福時歇息。
王妃周氏在朱由檢入宮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