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紓去了原主的屋子裡,找出了原主存的錢,大概有個140元,還有一些票據。寧紓看到原主有這麼多的零花錢,默默地想著,原主在家果然很受寵愛。
寧紓又照著記憶,去了庫房的地窖裡找到了暗室,打開暗室,發現暗室不是很大,但是擺的滿滿當當的,都是箱子,寧紓打開離她最近的一個木箱子,箱子裡碼得整整齊齊的金條,金條的最上麵放著一封信。
寧紓打開信封,從裡麵取出信紙,上麵是寧父的字跡。信裡主要交代了這些箱子的來曆。原來寧父和寧母以前都是大戶人家的子女,不過後來因為戰爭,“寧紓”的爺爺和外公把大半的家業都捐給了國家做戰爭物資,剩下的這些是寧父和寧母帶來的,後來因為國家亂了起來就藏在這裡了。
寧紓把那些箱子都打開來看了一下,其中有三箱金磚;三箱銀磚;兩箱金條;一箱的袁大頭;兩個箱裡都裝著瓷器之類的;一箱裝的是一些金銀首飾,玉石;還有三個箱子,其中一個裝的是鳳冠霞帔,兩個箱子裝的都是布料。
寧紓將暗室裡的箱子都收到自己的空間裡放好以後,就把空間裡山上土移了一些出來,將暗室填滿之後,就壞了暗室打開的機關。
寧紓從庫房出來之後就去臥室裡休息去了。
寧紓一覺睡起來,已經是中午了,寧紓從空間裡拿了點糧食,簡單的做了一頓飯,吃完之後,收拾完廚房就聽到敲門的聲音。
寧紓打開大門,“郭叔叔,有什麼事嗎?”
“我剛才去給你辦理了下鄉,這是下鄉證明和下鄉補貼,十天之後下鄉你收好了。我給你辦的地方是在黑省那邊,那邊糧食收成較好,而且冬天不用乾活;不過冬天比較冷,你得準備厚實一點的衣服和棉被。”郭建國說著把手裡的下鄉條子女和補貼遞給寧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