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角大齊,原是一枚“大齊通寶”,因為一角有破碎,被稱為“缺角大齊”。
大齊通寶,迄今為止隻發現過四枚。是南唐先主李昪所鑄。
李昪原名徐知誥,是十國中吳國大將徐溫養子,吳天祚三年李昪稱帝,國號齊。大齊通寶就是此時鑄造的,兩年後李昪改國號為唐,便是後來那個“一江春水、愁起綠波”的南唐。
因為大齊通寶史書中從未記載,因此“缺角大齊”在清代時一經發現便名震泉界,翁樹培《古泉彙考》中便有記錄,戴熙《古泉叢話》有它的拓片。
這枚大齊通寶一直收藏在杭州戴家,戴氏視若拱璧,輕易不肯示人,隻製作了十幾張拓片分贈同好密友。直到鹹豐十年,太平天國攻破杭州城,身為兵部侍郎的戴熙投水自儘,這枚缺角大齊便沒了下落。
關老爺子在腦子裡過一遍,關於這枚大錢的曆史。
“不得了啊!不得了啊!小子你是這個!”說著豎起大拇哥,對著我比了比。
“能跟我說說,這東西怎麼來的嗎?”
這老頭還挺好奇,也是隻要是行裡人,誰看見這枚大錢,估計都會這樣!
“關大爺,這枚缺角大齊,是我下鄉收的。”
“下鄉收的!”關老爺子驚訝的看著我。
“是,下鄉收的,這裡麵有個故事,我這人跟你一樣,喜歡古玩字畫,有一天一個朋友,托人讓我去他家一趟。”
“說是有一幅字畫,要賣。”
“就這樣,我就去了,到了地方,我哪個朋友就把一幅字畫拿給我看。”
“東西不錯,唐寅的侍女圖。”
“本來我買完畫,都要走了,可是那個朋友說有一堆古錢,問我要不要。”
“想著也沒什麼事!就讓他拿出來看看。”
“那批古錢都是宋代的天禧錢。”
“這枚缺角大齊就是在那些,天禧錢裡麵發現的。”
“至於,我哪個朋友是怎麼來的……”
“你知道行規,這個不興問,我也就沒問。”
關老爺子那對原本有些混濁的眼睛,突然一亮,立馬變得炯炯有神,看著我。
韓春明讓他跟蔡曉麗明天把車買了。
而他自己,則是把這幾天李成濤收回來的配件,整理好,開始組裝第二輛自行車。
第二天李成濤到了單位,就帶著蔡曉麗跟主任請了假。
兩個人一起,推著自行車,找了一個修車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