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民心可用(1 / 2)

靖天下 名劍山莊 6737 字 2024-07-08

第三十七章民心可用

現在更發現這不僅僅是一個狠人,而且是一個能通鬼神,有本事的狠人。豈能不怕,又豈能不尊敬。

就越發不敢上前問了。

此刻虞醒,也帶一行人在視察堤壩。其中有喬堅,王四端,以及其他武將,還有州學的張雲卿,以及阿七,帶著自己最得意的幾個學生,都是參與炭筆工程的孩子。

虞醒說道:“喬長史,準備下一步的工程吧。”

這個堤壩,僅僅是一個開始,要重修修整河道,才能確保這裡真正成為水澆田。

喬堅說道:“請使君放心。”

喬堅指著遠處的百姓說道:“使君你看,民心可用。”

虞醒看過去,遠遠地看見,那裡站了很多人,幾乎一眼看不到頭,芒部所有的百姓都來了。虞醒看不清楚每一個人每一張臉,但是看出他們所有人情緒。

那就是一種驚奇與渴望。

驚奇,是不明白這一件事情是怎麼發生的。渴望,卻是希望能分一杯羹,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

一句話:民心可用。

虞醒說道:“他們隻看上去可用而已,想要真正的民心可用,還需要做一件事情。四哥。”

王四端說道:“屬下在。”

虞醒說道:“我讓你去問的事情,你問過嗎了嗎?”

王四端說道:“已經問過了。”

虞醒說道:“下麵人是什麼想法?”

虞醒讓王四端去調查的事情,就是對漢軍的安置方案。

虞醒對漢軍的安排,有兩個方案,第一個就是授田,也是最基本的方案。保證每一個漢軍隻要願意,就能在這裡分自己的田。甚至虞醒出麵擔保,讓他們與芒部的百姓成親。

成家立業。

這是虞醒必須做的事情。給跟隨自己的人以回報。否則下一次用人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第二個方案,就是發餉的方案。也是選拔精銳的方案。

就是也授田,給餉銀。要的就是精銳。

其實虞醒對未來的軍事方向,一直有自己的思考,他隻能走少數精銳,與大量普通士卒的路線。

這是基於現實的選擇。

想不花錢養兵,養得隻能是這種有自己土地的義務征召兵。在虞醒看來,這些士卒能保持最基本的戰鬥水平已經不錯了。但是他要對付的人是誰?是蒙古。

是冷兵器時代絕對霸主。

虞醒自然是需要能夠摧堅拔銳的精銳之師。是能與蒙古精銳正麵交鋒的精銳。不如此,不能破元。

隻是以敦州的力量,根本養不起多少。這樣的軍隊消耗,十倍百倍於普通軍隊。

現在養不起,不代表將來養不起,虞醒也要選拔出種子來。

作為最精銳的軍隊,自然也要最可靠。虞醒自然要從自己最初的班底之中選人了。隻是這事情也不能強求。

王四端說道:“問過了,個個奮勇,隻有百餘人合格。”

虞醒說道:“不少了。招兵。分田。”

王四端一愣,說道:“公子,我粗粗看了,這裡的土地能丈量出兩三千畝。但是分給漢軍之後,也不會剩餘多少了。又能召多少兵嗎?”

虞醒說道:“四哥,有時候,不需要真的有,隻要彆人覺得你有就行了。另外,芒部這樣的水利工程,有好幾個。甚至------”虞醒覺得如果能營造一座水庫的話,能開出的土地,就不僅僅是萬畝了。但是這樣的工程,並不是現在的他能做的。也就略過不提,改口說道:“從軍之後,想要授田,也必須有軍功的。即便有了軍功,也必須一批一批地授田,放心,現在沒有,到時候決計會有的。”

“先招千人吧。”

其實虞醒開出來的期權,隻是這個時代沒有這個概念而已。

王四端說道:“我明白了。”他未必完全明白虞醒在做什麼。但是他隻需明白一點,跟著虞醒埋頭做便是了,叫做什麼,就做什麼。

“使君。”張雲卿說道:“不知道,使君準備招募多少精銳?”

張雲卿跟隨張玨這麼多年,自然明白虞醒這樣做的用意,她這才忍不住問道。

在正式場合的時候,張雲卿稱呼虞醒為使君。

虞醒沉吟片刻,說道:“一百二十人吧。百人步卒,二十騎。”

張雲卿說道:“起名字了嗎?”

虞醒說道:“名字?”

這麼一支小隊伍,還需要取名字嗎?

張雲卿說道:“可以叫寧遠都嗎?”

虞醒不明就裡,王四端已經明白了,他低聲在虞醒耳邊說道:“張帥官至寧遠軍節度使。”

虞醒說道:“不用叫寧遠都了。就叫寧遠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