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宋之後破舊立新路漫漫第十五章:殿試之前這事兒其實也不能怪學子們功利,殿試歸根到底還是要官家提出幾個問題,然後下麵的新科進士們根據這些問題弄出一篇正正經經的政治論文出來。太學裡有一則傳聞,建炎三年首次科舉時,因為尚且在宋金全麵交戰時期,官家就直接以此為題了,首先就是問的是宋金兩國交戰四年,從長久來看,宋何以勝?
那時候胡銓一篇萬字雄文驚豔東京城,可惜當年的胡編修太狂,把首相副相外加樞相一頓褒貶,成功得罪了官家之外當年的所有大宋高層,最後隻得了個第五,連一向喜聞樂見的榜下捉婿都沒他的份。不過可喜可賀的是這麼些年他一直保持這個犀利的風格,這些年主編邸報那真是馳名海外,震動中華。
還有同期的虞允文,經曆也堪稱傳奇,卻因為涉及軍事統計司不免為人稍微忌諱。
話說回來,金國已經殲滅,國家是明顯要休養生息的,如果趙官家這個時候微服出巡一次,就會發現雖然遷都已經成了定局,但是內城外城依然是人員交通往來,漕運通達,外賣車穿梭於州橋南北,天街外士子聚集,竟然也是一派文華盛世之態,仿若仁、英之時。尤其是內城朱雀門以內、相國寺以南,昔日太學、國子監為核心的地方,周邊酒樓、小店,不必進去都能聽見太學生們議論之聲。
而這其中,相國寺正南的一條橫街之上,最正中處正是出名的“宋嫂魚羹”正店,因為他們家的招牌菜上了《東京夢華錄》回東京後被官家找到後資助開店,甚至一度提供鮮魚,這些年生意一直紅火,儘管價格高昂,不少太學生還是討個彩頭在這裡聚餐。但也未必能排上號。
“彬甫,懋修,你們看這些年輕人,可像我們當年?”說話之人是個大嗓門,不過三十來歲年紀,卻生了個包公臉。如果不是在包間裡,那麼他一定會被認出來,正是這些天屢屢被提及的鴻臚寺邸報編修胡銓。
那麼跟他同桌吃飯的兩位自然也不是旁人,正是張魯王的女婿,剛剛升值為樞密院承旨兼判軍事統計司的虞允文和馬上要被外放的中書舍人梅爍。
沒錯,兩人都是因為北伐時表現出眾而升官了,尤其是梅舍人,看看現在中樞大員們的經曆就知道了,每個主政一方的經曆,何以入秘閣?
他們三人都是建炎三年那一屆的進士,看著這幫學弟們高談闊論,自然也有幾分笑意盈盈,感懷青春。
誰還沒年輕過啊?誰年輕的時候沒有點荒唐事、黑曆史?
“胡兄說的是,當年額們談論的都是戰和之事,小弟一路揍來,聽到的卻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說話的正是當年的小虞探花,其實他二十歲出仕做官,到現在也還不算中年,妥妥美青年。就是當年替官家去給四太子金兀術送戰書,差點被砍頭祭旗,後來又被他的親衛契丹餘孽太師奴一巴掌扇掉了兩顆牙,現在說話還稍微有點漏風。這可把他老婆和嶽父心疼壞了。尤其是張榮最是護短,特彆關照把俘虜太師奴弄到他的水軍去當苦役疏通河道,在賣去西遼之前會一天工作十個時辰,累死就埋不死就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