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促的呼吸聲傳來,太後胸口劇烈起伏著:
“你的意思,刑部失職放走了犯人,徐家便將計就計,利用刺殺一事誣陷茗兒?可他們怎麼知道,犯人會逃?他們若是知道犯人會逃,又為何不提前上山?”
明明被山賊攔路時,徐家人也在其中。
虞聽眠早想到了話術:
“孫媳猜想,徐家原本是想通過賑災一事,利用府上細作抹黑王爺,恰好遇見刑部失職放走罪犯,這才改變了計劃……”
太後摩挲著手中的玉佩,“若真如你所說,哀家這次,勢必要下山回宮一趟了。”
“孫媳謝太後救命之恩!”
虞聽眠起身,跪在榻前,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禮。
太後再度投來注視:
“你這麼聰明,不如你告訴哀家,刺殺嫁禍一事,太子是否知曉?”
“孫媳以為,太子並不知曉。”
“如此,倒是太子被利用了,”太後將玉佩歸還給她,“哀家都和皇帝說了,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司馬家重用‘琅琊王氏’,說什麼‘王與馬共天下’,江山分出去一半,最後自食其果,惹得王敦傭兵造反。”
她掀了掀眼皮,算是對虞聽眠的敲打:
“琅琊王氏到了你們這輩,倒是安分了許多,可偏有人要效仿你們王家,想在皇室隻手遮天,當哀家死了嗎?!”
太後話中之意,虞聽眠當然知道。
當年她看重劉茗卿,也就是像給太子留個左膀右臂,避免徐家一家獨大,太子日後登基,被架空權利。
也就是說,在她心裡,太子依舊是繼位的不二選。
所以,從始至終,虞聽眠都沒說過太子的不是,她將所有的矛盾引到佞臣身上來,整件事就成了“徐家想要控製太子,但劉茗卿是最大的阻礙,所以徐家要想辦法除掉劉茗卿”的走向。
“太後息怒,有太後在,徐家離間不了太子和王爺的兄弟情。”
虞聽眠又是一禮。
太後臉色緩了緩,“你倒是個純臣,茗兒有你,也是他的福氣。”
可不就是他的福氣?沒了她,劉茗卿這個短命鬼,到死都不知道自己還能被抄家誣陷……
虞聽眠心思微動,“太後娘娘您中的毒,孫媳在半月之內就能將其清除,您若是不放心,等您回寺前,孫媳再請李神醫給您號個脈,確保萬無一失。”
“你都這麼說了,哀家若是不跟你下山進宮,豈不是太不講情麵了?”太後睨了她一眼。
虞聽眠輕籲一口氣,“謝太後恩典。”
“哎,茗兒這孩子,命苦啊,當時老三無子,哀家便將茗兒托付給他,這麼些年他南征北戰,期間還失蹤一年,哀家都以為,再也見不到他了……”
太後幾度哽咽,說到動情處,還抹起了眼淚。
“他向你父親下聘前,曾上山與哀家說過,說是虞家清白,你外祖家也不參與黨爭,如此家世,正合他意。”
她執起虞聽眠的雙手,微微收緊:
“丫頭啊,好好對他,莫要辜負了他對你的看重。”
“孫媳明白。”
恩威並施,好一個馭下之術!
虞聽眠知道,隻要劉茗卿沒有奪嫡謀反的心思,太後一定會站在他這邊,可若苗頭不對,亦或是說證據太過確鑿,難保她不會倒戈。
還是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