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餡料的餅,她吃的津津有味。
薑初瓷觀察著四周路過的人,記下每個時間點的人流量。
薑建華回來的時候,曾燕妮剛好吃完一張餅。
薑初瓷從驢車上跳下來問:“爸,有位置嗎?”
他指了個方向:“在那邊,不過好位置都沒了,我們隻能在角落擺個攤。”
擺攤第一步要讓人看見,有顧客能記住你,才能長久發展下去。
“沒關係,我們第一天擺攤先慢慢來,跟周圍的人打個眼熟。”
薑建華略微點頭,牽著驢車過去,路不是很遠,幾分鐘就能到。
是一片單位居民樓跟廠房中間的空地,兩邊有人擺放自己賣的物品,中間留下一條道路。
若是有人做飯,煙味飄出來,配合著小商販的吆喝,煙火氣息,撲麵而來。
薑建華找的位置在左邊攤位的頭上。
這個位置確實不太好,從裡麵出來的人要買的沿路就買好了,等走到這裡哪還需要買菜之類。
但他們也不能去占彆人的位置,趕早搶位也得熟悉再說。
薑初瓷跟曾燕妮先幫忙把竹筐般下來兩個,剩下的放驢車上,像青菜、黃瓜這些,用破布在地上一攤開,放上去灑了水就行。
薑建華看起來懂得很多,可一到真擺攤卻不太敢吆喝。
有些局促的站在那,時不時看彆人怎麼做,學會後又開不了口。
幸好現在人少,他其實喊不喊都沒啥區彆。
薑初瓷拿出自己的竹桌子,左邊放養生茶,右邊半個手心大的雞蛋擦乾淨放好,最後拿了本子跟鉛筆。
三個人排排站,像三個後世幼兒園等家長來接的小朋友。
這會旁邊吆喝的聲音還少,等到六七點過後。
推著自行車到廠裡上班的工人,趕早出來買菜的婆婆嬸嬸,原本寬敞的道路一下子變得擁擠。
“賣菜咯!新鮮的春筍還有青菜,走過路過快來瞧瞧!”
“剛做的年糕,家裡有小孩愛吃的可以來看看!”
與此差不多的叫喊聲此起彼伏,鬨哄哄的卻不惹人厭煩。
這是本就是擺攤的地界,尋安靜的人也不會過來,聲音也不會傳到廠子裡麵去。
有幾個嬸子已經跑到自己熟悉的攤販前,不用問價就稱兩斤。
薑建華算是其中一股清流了。
默默地觀察著,賣菜兩個字卡在喉嚨裡。
曾燕妮看了看薑初瓷,又看向薑建華,隨後雙手作喇叭狀,放到嘴前,深吸了口氣。
“賣菜賣菜!都是一早新鮮摘的,自家種的農家菜。”
“價格實惠,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看不買也行,不會讓你失望的!”
她這一聲吼居然蓋過周邊幾個攤販,薑建華都嚇了一跳。
不過這也算好的開頭,他總不能輸給一個小丫頭。
然後薑初瓷便看見父親也開始吆喝,從最初的蚊子聲到堪稱河東獅吼,仿佛在跟曾燕妮較勁。
這番吆喝還真吸引來幾個還在猶豫去哪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