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再這麼釘一段時間,這鳥不是渴死也餓死了。
看來你和它有緣,就養著吧!
這震州水道發達,不缺魚蝦,養的活它。”
就這樣,小師叔將這隻鵜鶘幼鳥帶回長風送月館,還特彆為它安置了一個大水缸,每日捉魚喂他。
隨著養大接觸時日漸多,小師叔便明白,為什麼這隻鳥會釘在船梆上了。
原來,果真像那船夫所說,這隻醍醐的方向感不怎麼好,東西南北不分,經常迷路。
隻知橫衝亂撞!
偏偏勁還挺大,又不會止步刹車。
常常撲騰著翅膀,轉著轉著就一頭栽到什麼地方,嘴巴直接紮進去!
有時候是竹製的櫃子縫隙處,有時候是窗戶上的窗戶紙。
若是窗戶紙還好,那小醍醐自己能掙脫出來。
若是竹櫃縫隙處,則又需要小師叔幫它拔出來。
以至於,一段時間內,門派負責裱糊窗戶的弟子非常奇怪,小師叔的窗戶紙怎麼一個洞接一個洞,破損的如此頻繁?
沐隨給它起名叫“識途”,期望它能識得路途,不再迷路。
這鳥越長越大,羽毛也漸漸變了顏色。
從灰色蛻為白色,隻在雙翅尖端略保留有一段灰。
嘴巴是好看的桃紅色,越來越寬大直長。
嘴下的喉囊也日漸擴縮明顯。
體型自不必說,到最後,這隻鵜鶘展翅已有一人之長!
真想不到,當初那個小不點,如今居然可以長這麼大!
又漂亮又巨大到讓人驚奇的地步!
這隻長大了的醍醐,嘴大,心大,膽子大!
它什麼都敢張開大嘴去嘗試能不能吞下!
連震州的師兄弟也沒有逃過,一個個的腦袋、脖子、胳膊、大腿都被它的大嘴丈量、夾過、吞下!
好在它嘴裡無牙,全靠嘴下皮囊生吞,所以也不會有什麼人被夾傷。
這些師門弟子長得實在太大,它丈量比劃之下,發現吞不下去,幾次三番後,這才作罷。
如此不同凡響的舉止,在天聲門內,日漸聲名遠播!
識途格外受年輕弟子的喜愛,隻要遇見它,大家都喜歡逗弄它玩。
但似乎是小師叔從小給它養到大的緣故,長大後的它,誰也招安不了,最愛也隻愛跟著小師叔!
每日必回長風送月館,尤其喜歡在沐隨的畫室裡搗亂!
好在長大後的醍醐終於不迷路了,再也不用小師叔將它從什麼地方拔出來!
……
隨著鵜鶘的長大,水缸裡的魚早就從小魚變成中魚、大魚、特大魚了!
識途其實早就在外麵吃飽了,回到小師叔這裡,隻是吞了兩條大魚,就不再吃了。
追著小師叔要玩鬨。
卻不料在此時,長風送月館竟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隻見,一隻頭頂有一團黑色印記的白色貓咪,不知什麼時候已悄悄的潛入了院內。
它的尾巴尖也有和頭頂那團毛發一樣的黑色印記,此刻正高高翹起。
見鵜鶘已遠離了水缸,這隻貓咪竟悄無聲息的突然跳上水缸邊沿,靜靜地盯著缸內的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