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Day3 正月初一(2 / 2)

11天 周悠遊 7687 字 2024-07-06

無論哪一種都不壞,沒聽說過感情的事兒沒有對錯麼。

即使遇不到那個theone,也並不妨礙我們去經曆theothers。

真要是沒信心,絕望了,走投無路,想死馬當活馬醫,也千萬彆浪費生命去看什麼心靈雞湯。

一個感情生活富足的人是無從理解旁人的不幸的。

自己還幸福不過來呢,哪有那閒工夫寫書。

所以,與其輕信那些自封情感專家的江湖騙子,不如反觀一下自己,多聽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所以……

“停停停!”

我媽打斷我說:“什麼心態啊你,你早就算計著當尼姑呢吧?”

我笑。

“內什麼,不出家。”

2.

中午啃排骨,抓得兩手都是油,蹭得嘴角兩邊也都是油。

看到我這幅吃相,誰還會懷疑我已看破紅塵。

出家,哈,我要是有那麼瀟灑,早就在家隨便過過了。

家裡冬暖夏涼,還頓頓吃現成的,那多舒服呀。

也用不著自己常年在廚房裡跟油鍋切磋武藝。

不知道當父母的是不是都有一種迷思。

總想著跟自己孩子要一個讓他們滿意放心的答案。

但凡前景不明確、存在變數和其他可能性,就本能地排斥。

以至於不肯接受任何無法給出確定回答的事情,包括但不限於子女學業、事業、感情發展等等。

不允許你不知道,不允許你不清晰,不允許一切看起來有風險的事發生。

當然,能否支付試錯成本確實跟家境有直接關係。

但年輕人,尤其是年輕的時候,哪聽得進去。

比如,我,就聽不進去。

於是,無論我乾什麼,家裡人都不滿意。

因為沒有一個確定安全的答案擺在他們麵前。

我無法給出一個零風險並符合他們心理預期的答案。

這個吧,我也沒辦法。

我猜家裡人一直跟我要這種答案的原因,很可能是他們擔心我將來餓死在路邊。

換句話說,根本就不相信我的獨立生存能力,更不相信我能有所成。

很難理解不是麼?

寧可我普普通通活著,也不願意讓我冒一點風險去爭取脫穎而出。

老問我在外邊漂著有意思麼。

我總回答說,當然有啦。

嗬嗬,你真以為我樂意過那樣的生活麼。

可如果連我都開始嫌棄自己選的路,我還有什麼理由繼續堅持下去呢?

因為夏天太熱冬天太冷,就放棄理想麼?

因為盒飯不好吃床太硬衛生間沒浴缸,我就被這點社會現實打倒嗎?

明明是自己選擇的人生,到頭來還在抱怨這條路上的各種不如意,那也太沒出息了吧?

每次我說出這樣的話,就會被用一種陌生的表情冷眼看待,認為那些所謂的理想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社會毒打必然存在,心氣兒太高也得承認。

是,我想要很多很多錢,不是隻有財務自由之後,才能談精神自由麼?

我想靠自己自強不息,怎麼就不被看好呢?

23歲之前,不覺得“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話對。

現在卻覺得沒有比這話更準確的描述了。

就算我有再大的野心,所做的一切也不過是想讓一家人過得更簡單更開心一些。

我知道,要經過很多努力和時間,甚至運氣,才有可能實現。

就跟那個點後麵有很多0的概率一樣。

可就是想那麼做。

想那麼做的我真的很不堪麼?

連試都沒試過就說不可能的人,又有什麼立場對彆人的努力不屑一顧?

表麵上沒心沒肺地吃肉喝啤酒,心裡想的卻全是這些。

不然要我怎麼樣?

沒人能改變這離開物質就寸步難行的世界。

難不成跑到網上哭訴老天不公麼?

不可能的。

再說了,也沒用啊。

其實,作為一個年輕人,我也未嘗沒有自己的迷思。

總覺得吧,如果我爸媽有我還不如沒有我時過得好,那這趟人間我來的是不是多少有點多餘了呢,或者說是遺憾?

當然,這話太絕對,太極端了,僅是我個人的想法,雖然人家也不指望我能回報什麼。

僅僅是為了滿足我自己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