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君錄(基建)》全本免費閱讀
秋陽杲杲,天清氣朗。
蘇府側院邊的錦瑟園內嬌花爭豔,隻可惜無人在意。
立春壓低聲音,向侯在門前的小滿問道:“昨兒晚上,姑娘睡的如何。可有什麼不習慣的?”
小滿搖頭,“姑娘未曾有說什麼不慣的。”
又見立春麵有忐忑,便笑著道:“立春姐姐,你不用這麼著緊,我瞧著咱們姑娘挺好說話的,是個可親的主呢…”
四姑娘挺好伺候的,也不知立春姐姐是擔心什麼。
立春聞言麵上失笑,心下暗歎:可親麼?淺看起來的確如此。
這位姑娘自昨日入府至今,待人接物上自然是說的上和煦溫婉。
對上,得親長憐惜,對夫人的安排也都聽從依順;對下,也平易親和,便是小滿幾人伺候上疏忽錯漏了也未曾嗬斥發難。
這麼看,的確是個仁厚可親的。
但從這四姑娘入府前的神態,見當家大公的那架勢,再到囑咐自己要按她的意思製衣時那不容辯駁的神情,都暗暗透著股強勢和自己的主意。
這樣的姑娘,越是“可親”,自己就越該小心應對。
其實,不說昨日種種,和那被主子們諱莫如深的“機緣”,僅是大公當麵誇的那句“很好,聰慧”,更足以讓自己對這位四姑娘高看許多了。
畢竟在這府內,除了被大公親自教養的二郎君外,再無一人得過此讚語。
正想著,立春身前的房門便開了。
穀雨出來脆聲道:“四姑娘醒了,備水伺候洗漱。”
說完讓開身子,讓其他小婢女把水提進去。
立春進門,就見蘇闌之懶懶的靠在羅床上,眼神迷離,似無意識般瞟著屋內的一應陳列。
“四姑娘,婢子伺候您洗漱。”
闌之應聲撐起身子,任由丫鬟們清理著自己。
入鄉隨俗,做旁人認知內的事情就好,反正這些東西自己都不認識,也不知道怎麼用。
洗漱完,不等闌之問,立春便向她回道:“送您回來的那兩位道長,本該多留他們幾日好生招待的,哪成想他們天沒亮便起了要著急趕路回觀裡。
婢子也實不好強留,不等您醒便自做主張的叫人備了些禮,將人送出城了。
此事未得姑娘準允,來請姑娘罰。”
蘇闌之不由得又細細打量了下這立春:果然古代大戶人家的大丫鬟就是不一樣,處處細致,不止工作能力強,話也是說的滴水不漏。
滿意的點點頭:“做的很好,那便罰你同我一起去母親那吧。”
—————
陪著安氏用過了早膳,安氏便又開始囑咐:“今兒個你讓立春帶著你在府裡走走。我也已經叫了寶珠樓和彩衣坊的人來過來了,你看著置辦些你喜歡的首飾和布料衣裳的。彆拘著,你祖父和你父親都說了,算他們帳上。
你才回來,樣樣都缺。你年紀還小,讓立春幫著你歸攏,少什麼缺什麼的,你心裡想要什麼都交與她去辦,不用跑來同我說。
寧可置辦多些也不可少了。這以後去了青州,有些東西就更不好置辦了。”
蘇闌之謝過安氏,就回了暫住的錦瑟園。
她的確是該好好準備一番了。
不過,該準備的不是什麼衣裳首飾的,那些都不是自己當下緊缺的東西。
用安氏的話來說,拿錢置辦來就是了,還不用她出錢。
她現在最缺的,是對這方世界的了解。
自她來到這個世界啟,她便知曉自己來到一個類似華夏古國的地方。
類似,但又完全不一樣。因為她根本無法從原主對這個世界有限的認知中,找到錨點來對應到任何一個自己知曉的曆史時期。
這就很被動,她不知道自己將麵對什麼,又能從中做些什麼。
現在,她僅僅知道這裡是京州,那應該就是首都了。
從山上下來的一路來看,沒遇見也沒聽說有什麼惡勢力在這邊燒殺搶掠的,可以判斷,起碼天子駐地範圍的地界整體秩序還算安定。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對內相對安穩的時期。
那外部呢?從老夫人回憶的前世來看,周邊有胡部?那麼這些胡部是零散分散,各自為陣的,還是已然被某部吞並整合成一了呢?
還有諸如農業發展到什麼程度?經濟發展到什麼程度?
等等一係列問題,自己都迫切的需要去了解。
“立春,我二哥哥此時在哪?”闌之心念一動。
“回姑娘。二郎君一般早上會在前頭隨大公讀書。下晌……”說著立春不由的發笑:“大公也不太矩他,便都會偷摸著出府去。”
蘇闌之輕點點頭,笑道:“那趁現在這個時候他還在府裡,咱們去找他。”
立春低頭應下。
——————
帶著立春走了趟外院,卻是尋不到蘇琮的身影。
立春猜測:“今日大公一直同府中幕僚們在書房議事,想來二郎君他趁沒人管束,又跑出去了。”
蘇闌之也隻能按耐下自己的迫切,先回錦瑟園。
退卻眾人,闌之獨坐屋內,鋪開桌上的紙,一點點的整理著思緒。
先是當下。
不論現在是什麼時空,這個時代都很符合自己對於古代封建社會的基本認知。
她現下看起來運氣其實不錯,穿成名門世族之後,不用去愁衣食。
而且因為自小生活在外麵,所以家裡對她的“把控”不大。她什麼性子都能說的過去,不用擔心穿幫。
甚至,自己的那些【親人】貌似因為對原主的一些虧欠,所以可以“包容”一些她出格的行為。
比如,她故意多次不合適的禮儀,和祖父母說話時有些沒大沒小的樣子,這些都沒有被嚴正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