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艱難的選擇(1 / 2)

玩唐 午後方晴 6786 字 2個月前

李旦與李隆基正坐在書房,聽著外麵傳來的消息。

當聽到王畫嘲笑朝堂中的大臣拉幫結派,互為朋黨時,李旦向李隆基問道:“你相不相信他的話?”

李僂基低下頭,搖著頭。

是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爭鬥,況且朝堂之上。那一朝那一代朝堂沒有紛爭?就是他那個偉大的曾祖父,文治武功除了上古的三縣五帝外,恐怕再找不到能與他相比的皇帝了,可在他執政時,還是有朝爭。

王畫熟讀各種書籍,不可能連這個道理都不懂的,更不會單純如此。

但他說道:“王畫是一個人才

“我知道他是一個人才,所以我並沒有反對他與小九的婚姻

“父王,兒臣想這個舉措是一個英明的舉措”李隆基答道。對此,李隆基一直很遺憾,一開始王畫對他們父子並沒有抱著惡意的,可因為他堅持在要去邊關參加軍職,激怒了父親。當然現在看出來了,他此舉是刻意離開朝堂,是另一種大隱的方法。不過換一句話來,也表示了他對父王的不明顯支持。

產生了矛盾之後,本來也沒有什麼。可後來王畫在邊關異軍突起,大放光彩,父王也示好拉攏。然而這時候王畫卻產生了嚴重的敵意了。所以矛盾越來越激化。

就是到現在,父王還是沒有承認小九失蹤的事是他做下的。

但父王果斷地主動向王家提出讓王畫與小九結婚,這是一個好的做法。一可以讓父王洗脫嫌疑,第二也可以修複與王畫的關係。

李旦看著李隆基,仿佛看穿了他的心裡,在李旦幾個兒子當中,他最看重的就是這個三子,因此平時對他格外慎重教導。他說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這一次皇上讓王畫擔任尚書左承之職,有沒有低了一點?。

李隆基再次搖頭,現在王畫才氣能力有了,名聲也有了,甚至連資曆也有了一些。可是年齡太小了,無論他有再大的本事,或者立下再大的功勞,按照正常的升遷,最少過十年後,才能進入宰相行列。

曆史上有甘羅十二歲做相的傳說。但並不是真正的宰相,而是上卿,戰國時的與宰相相同的爵位。而且秦朝當時也不是大一統的國家。無論春天時李顯為了安撫王畫讓他擔任禮部侍郎,或者是現在擔任尚書左承,就王畫現在的年齡,已經是很高的官職。就是十年後王畫擔任宰相,依他那時的年齡,在曆史也上幾乎找不出幾個相同的事例。

李旦又問道:“那麼在今年春天,如果沒有天津橋上那一刀,讓王畫出兵成功,會有什麼樣的局麵?”

“那猶關廢立大功,關係到整個國家,因此不好預料了”李隆基一時還沒有想到父親這樣問,與王畫迎娶自己妹妹有什麼關係,小心地答道。

“是啊,當時為父也認為他這樣做,一是為了我母後,第二是政見不同。後來他到了滑州後,我才明白過來。他這樣做,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安樂公主

“怎麼為了她?”

“現在安主殿下與他的關係,朝野上下人人皆知,而且皇上與德靜王也幾乎默許了此事,對不對?。

“是啊。”

“但人心是沒有止境的,雖然他們現在與真正的夫妻無異,可缺少一個名份。但想要娶安樂公主為妻,除非武崇主動休掉公主殿下。可現在德靜王卻正需要這個姻親關係,這個名份也是他的底線。因此,王畫想要與公主正式成親,他會怎麼做?”

李隆基是聽明白父親的話了,可他覺得太不可思議了。雖然他這個比他大幾月的堂姐長得美豔無比,可現在武家的人對她與王畫的來往幾乎不管不問。現在公主是沒有養出小孩子,就是養出了王畫了子女。頂多冠上一個武姓外,可能武家還默認著吃了這個啞巴虧。但王畫僅僅為了讓李裹兒與他自己正名,居然不顧巨大的風險,做出這種事,這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一開始我沒有想到,後來想到了,為父與你一樣,也不相信。但縱觀他在滑州汴州做下的種種事情,為父終於證實了這種想法。就包括王畫這一次的退隱,也是他的安排之一

“怎麼講?”李隆基問道。對於王畫這次的拒旨,李隆基不相信王畫的托辭,而且王畫這樣似乎也是有百害無一利。如果真正想不管閒事,他呆在尚書左承的位置,不管不問,何嘗不可,而且他真要這樣做,還會有許多人歡迎。

“他是借刀殺人。這一次他到了滑州後起,就用了皇太子做了擋箭牌,而且刻意給了皇太子一個培養勢力名望野心的機會。本來皇太子對德靜王一家就十分地不滿,現在他在外麵有了機會壯大實力,如果王畫刻意做一些安排。讓他們矛盾激化,那麼皇太子一定不甘受辱,學習五王兵變之舉,擊殺德靜王。這才是王畫的真正用心。”

王畫是沒有聽到李旦的話,不然他一定會寢食不安,毛骨悚然。當然,整天下能猜出王畫用意的人不是很多,就是李旦,他現在也隻是在心中推測,而且是手下得到的各種可靠的情報,與手下蓄養的許多謀臣,共同推算出來的。

接下來的李旦沒有說了,如果李重俊真要這麼做,王畫隻要做一些安排,將李裹兒約出來,躲過兵劫。李重俊既然想殺武三思,必然會殺他全家滿門,武崇也逃不了這一關,況且武崇也在皇宮中羞侮過李重俊。那麼李裹兒沒有丈夫,王畫想迎娶李裹兒,就變得容易起來。

“但王畫的退隱,為父是想,有可能這段時間的相處,王畫認識到皇太子的才能不足。很有可能他認為皇太子兵變有可能最終失敗,所以主動與此事撇清。以防其他人究追此事,他不但娶不了公主殿下,反而因此而被拖累。就是以後皇太子找到王畫,王畫也可以用他隻有一個學士之職,幫不上忙拒絕參與。所以現在他依然不能擔任高官厚職。當然也排除還有其他的原因,所以拒絕了皇帝的新任命

這樣一說,李隆基終於在心中十分有**分肯定了李旦的猜測。終於他臉上出現一絲憂慮。

“所以說,現存王畫不好選擇。

他的最終目標是想與公主成親,如果小九沒有被人送回來,他繼續按照原來的計劃慢慢地實施。有山讓他得誤乃但現在小十回來了,為了他能仰娶公幸心然會拒絕這門親事。但是人都有弱點的。雖然王畫殺戳果斷,可他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兒女情長。小九對他情深義重,而且小九本人心地善良。因此王畫不忍心拒絕。”

李隆基也是無語。這段情債是一個孽緣,如果當時他們到青山溝。隻帶著李裹兒與自己九妹中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出現這樣糾葛的感情。或者當時自己那個祖母大人不下達這道聖旨,自己九妹也許同樣傷心一陣子,也就過去了。可事情的巧合,使得這段感情變得十分地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