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天意(1 / 2)

玩唐 午後方晴 8044 字 2個月前

生畫說道!“大家看眾個肚紳兩邊的屍大家很快就發現了,在這個肚兜兩邊。屍漬明顯有著不同,一邊大團大團地,顯得十分地肮臟,另一邊雖然也有,但不是很明顯。但是眾人還有點不明白,用著疑惑的神情看著王畫。

突然一聲尖時聲從後麵傳來。

一起回過頭去,卻看到了玉宣的小丫環站在門口,吃驚地看著他們。

當然,不知道情況,看到這一大群人拿著一個肮臟的女人肚兜在細細觀看,一定以為這些人變態小姑娘被雷倒了。

王畫走過去將她嘴捂上,現在不是尖叫的時候,會讓人心惶惶的。

然後說道:“你來了,正好,我說一下你家小娘子的死線”

將她扶坐下來,王畫又說道:“當時我看到這件肚兜時很奇怪,不管是什麼布料,都下葬了這麼多天。也許兩邊因為布料的防水性,略有些差異,可不會有這麼大的差異。於是借著月光打量起來,便看到這種膠水。”

聽他一說,眾人才注意到這件肚兜的布料雖然透明性好,可是卻在微小的布眼間,布滿了一層膠狀物。

王畫接著又說道:“所以我說我錯了,也包含這一點。雖然我知道凶手是用水袋殺人的,但對水袋的特性也陷入了慣性思維,認為是獸皮做的。可這樣一來,獸皮可塑性弱,而且還不容易變形。所以將人裝進去,水袋的周徑必須超過人體的腰圍。再加上它的高度必須達到人的腰部,這樣的周徑與高度,就是裝了大半袋水,重量也在兩百多斤。但實際上我錯了。大家請看。”說著王畫用力地扯著肚兜,肚兜在他的扯動下,變成了各種的形狀。

“柳芸一直在思考父母的死因,隻有從法理上能夠證明父母是人為所殺的,才可以讓父母立案。但是她始終沒有想明白,後來到了秋翡白玉坊。因為她是當紅的姑娘,有客人給了一些可觀的小費。也為了的到更多的消息,所以開始打扮自己,吸引一些權貴人士對她注意。”說到這裡,王畫心裡麵也覺得有些酸楚。

那一段時間,她明知道有許多人是她的仇家,可還要強作歡顏,陪他們睡覺。那種生活恐怕生不如死吧。

眾人都是一陣緘默。

過了好一會兒,王畫才又說道:“其實本來柳家因為柳主薄的清廉。家境並不是很好,所以她用的筆墨都是很次的。但到了秋翡白玉、坊,有的客人為了討她的歡心,甚至會主動送她一些文房四寶,有些墨。比如我在繁特幫助百姓研發的新墨,用了大量的鹿膠。這使柳芸突然得到了靈感。如果用一種特殊的膠水,將一些上等的柔軟性伸縮性強的綢絹塗抹起來,做成水袋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聽到這裡大多數嘴人已經明白過來。

“當然,這種水袋做價高,也不實用。但對方用這個水袋並不是用來實用的,而是用來殺人的!次數用得也不多。我又看過幾個院子。現在白玉院有水井,但夏荷院與柳芸的那間院子卻沒有水井。洗涮的水全是從外麵擔來的,用完就到掉了。當然這使得這件案子變得更加古怪起來。但彆忘記了,每個院子都有一些食用水。”

這些食用水是從城外山泉上運來的,價格高昂,是用來煮茶吃的。與李裹兒不同,秋翡白玉坊畢竟以盈利為主,所以不是很多,每一個院子都有一個小水缸,象柳芸那間院子水缸更隻能裝一擔水。夏荷院稍微大一點,但也一般不可能象王畫帶來那麼多人入住,所以也隻能裝上一兩百斤。按照王畫原來的說法,這也不是取水之處。

“所以你們有沒有注意,秋桂嘴裡的泥砂是黃色的,而玉宣嘴裡的泥砂是黑色。正是因為兩個院子雖然隔得不遠。但因為白玉院靠近了河畔,所以泥土以黑色壤性土壤為主,而複荷院則是以黃性砂性土壤為主。其實隻要有了這樣一個水袋,隻要將人身體裝進去,幾乎因為伸縮性緊貼在人的身體上,剩下的空間不用多少水,就可以將空間占滿。並且足以讓人溺死!這就是柳芸留下的提示。”

聽到這裡,詛咒神秘的死因,已經真正揭開,按照王畫所說的,隻要有可能的十幾斤水,頂多二十幾斤水足以辦到此事。水源的問題解決了,少了十幾斤水,相信大家也不會在意,將受害者溺死後這點水。隨便倒在某處,也不會讓人察覺。至於泥巴就地取來。一個柔弱的婢就可以辦到了。當然,也不是那麼簡單,畢竟將一個活人塞進去。

就象玉宣還有一些身手,這個難度也不但相信王畫同樣也解開這個謎團。眾人再一次聚精會神地聽下去。

“但到了這時候,她隻是做出了解開詛咒的謎團,僅憑這一點還不能將凶手找出來,更不能將他們繩之以法。於是還繼續留在秋翡白玉、坊。沒有上告。可她也知道自己身臨險境,於是試驗了最好的膠,塗在肚兜上,每天晚上穿著它睡覺。如果一天她身遭橫死。沒有清正的官員查破此案,她也沒有辦法。如果有清正的官員調查此案,必然會開棺驗屍。既然不相信詛咒之說。必會不是弱智之人經手,那時候就有可能發現她的肚兜。”

聽到這裡,、再次看著眾件肚兜,不覺得它臭氣董人了。眼裡都出

王畫又打開了圖畫,很普通的圖畫。詩也正是白亭所說的那首阮籍寫的古詩。畫上一個喝得醉醺醺的書生,肆意放誕。還有兩塊石頭,一叢墨竹。

很普通的畫,很普通的詩,甚至連字也是一絲不芶寫下來的。

看不出任何線索,當然,以柳芸這個智慧的少女苦苦參思了那麼長時間,都沒有理出頭緒出來,況且他們馬上就能看出線索了。

王畫又說道:“我想到了宣紙。”

這一個跳躍性的話題讓眾人再次沒有摸著頭腦。

當然現在宣紙開始有了一點名聲,然後不象後世那樣名聞遐邇,更趕不上益州的麻紙,連王畫發明的竹紙都比不上。但聽說一些。

“現在人作畫大多數用絹,因為沒有好紙。可想要好紙,還得用宣紙,或者最上等的竹紙,不過現在的工藝不行。宣紙又為分生宣、熟宣與半生熟宣。生宣吸水性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適合於畫寫意山水畫。熟宣用礬水加工過的。水墨不易參透,可作細致的描繪,反複的演染上色,適用於畫青綠重彩的工筆山水。但熟宣容易掌,可沒有筆力,會使畫麵產生光滑呆板的毛病。生宣多墨趣,可滲透迅速,沒有功底,更難掌握。因此不是繪畫大家,最好用半生熟宣紙。”

雖然不知道王畫說這句話的用意,可他作為天下最有名的才子,其中最拿手的就是字、畫、琴,而且喜歡創新。也是最有資格下這番結論的。

當然這番話傳後,宣紙身份同樣會百倍增漲。可也有可能讓江南徽皖之地的造紙大師父們為之頭痛。什麼生熟半生熟,現在就沒有那

事!

“這又說到了運墨方法,第一是乾墨畫法,也稱焦墨枯筆,一般勾人物的輪廓線和山石的皴擦多用濃墨乾筆,根據形體的結構、明暗,采用正、側、順、逆等筆法,能獲的清晰的筆跡。特彆是畫山石時用乾墨,可以繪出披麻皴、雨點皴、卷雲皴、解索皴、牛毛皴、折帶皴、大斧劈小斧劈等等。第二就是濕筆畫法,以較多的水滲墨,變化多樣。這種墨法一般運筆時,用乾淨的濕筆尖蘸墨,使之向筆根由濃至淡滲開,再用側鋒臥筆下去,用墨的濃淡表達出形體、質感、筆意、墨韻。第三種就是積墨畫法,用不同的墨色。一遍遍地疊加,可先淡後濃,也可先濃後淡,但有一點要注意了,沒有特殊需要,必須等到前一遍墨乾後才能再加。這種畫法,層次豐富,渾厚華滋。第四種就是潑墨畫法,這不是指將墨汁潑到紙上。而是以大號羊毫蘸大量的水和墨,一氣嗬成,在筆意之外追求水墨自然流動的韻味。但有一點,工筆畫小寫意或者白描、焦墨畫等均不能用這種潑墨畫法。這是四種最常用的運墨方法,最後還有一種破墨法,先畫濃墨,然後以淡墨與顏料滲破;或先畫淡墨與顏料。後以濃墨滲破。效果是鮮靈淋漓,有特殊趣味。”

王畫這一番娓娓而談,許多喜歡繪畫的人大有受益。其實王畫所說的某些用墨方法現在還沒有出現。或者出現了還不能熟練地動用。

但王畫又說道:“但這種方法中有一種特彆的方法,如果加入膠與礬水作畫,透出白斑,最適宜於描繪雪景水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