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釣魚(1 / 2)

玩唐 午後方晴 7534 字 2個月前

盧人家拿了錢,古即將家中收拾了下。離開了定州方一謠也是,當初買這些地方時,也沒有花多少錢,現在以近乎一百倍的價格賣出去了,賺番了。拿著這些錢,還不快點享受去。

但王申與張質兩個人合計了一下,不能象這樣玩下去。這些地方地廣人稀,一塊地都是好大的一塊,好幾百畝。如果都用這種價格買下去,將他們兩家的家產賣掉,也不夠。

兩個人再次合計了一下。

第二天再次派人與其他幾戶人家商議,與那一戶人家一樣,都想漫天要價。但兩個人隻比原價略略提高一點點,同意就買,不同意就不買了。說完了就離開了。

這是兩個人的想法,王申的想法也不一定對,趙大的消息來源也未必可靠。如果是真的話,斷掉一處土源,對王迤家新瓷必然有很大的影響,有可能導致他們不得不將新爐停下來。

幾個月沒有人到他們這裡買泥巴了,沒有指望,到時候談判也變得容易起來。這就是扛杆作用。

果然幾天後,牛得富帶人過來運泥,一聽傻眼了。怎麼好好地轉賣了,那麼重新談判吧,可現在管理這片土地的管事,早得知主子的指示,你出天價,也甭想從我這裡得到一兩泥巴。牛得富磨了半天口水,沒有用,隻好沮喪地離開。

聽到這個消息,王申與張質兩個人相視一笑,也離開了定州。

回來後開始關注王迤家的那座新窯。

具體情況未必可知。可是看到王家那個小二開始放下書本,再次跑到窯上折騰了。可這一次出爐的瓷器明顯不如前幾爐。兩個人聽到這個消息後,相互大笑。

又燒第二爐瓷,還是不行。這一下子連窯上的工人都有些慌亂。王家小二講仁義,高薪水高待遇,這一切寄托在能出好瓷,窯上有好利潤的基礎上的。否則象這樣下去,還得要降薪水。不然沒有辦法維持。

聽到這個消息,兩個人笑得更歡快了。

他們沒有快活多久,又一爐瓷出窯了。這一爐與以前的白瓷不同,全是黑瓷。現在的主流是南青北白,黑瓷有。很少,如輝源窯與耀州窯就出產大量黑瓷,可始終不是主流。

但王家這一次出窯的黑瓷卻與眾不同,色黑如漆,釉麵光澤,比前幾次的白瓷更加美觀大氣。唯一的缺點,次品數量稍稍增加,並不是每一件黑瓷釉麵的色彩都是佳品的。

這再次造成了震動。畢竟人們常見的是白瓷青瓷,猛一見到這種精美的黑瓷,更加驚歎。最主要一點,這一次王畫是有備而來,燒製的瓷器以茶具為主,黑色盞更便於襯托與觀察茶色。

聽到這個消息後,連洛陽的一些大商家都坐不集了,親自跑到鞏縣來與王迤交易。

張質與王申立即碰麵,兩個人麵麵相覷,自己這一逼還把人家逼好了。於是將趙大再次約出來,給了重金。趙大哼哼些不情願地說道:“我隻能幫你們這一次了,王家二郎君已經察覺到有人泄露了消息。剛網。還在窯上發了火

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張紙,說:“這是他調製的白瓷與黑瓷泥土配方。”

但沒有交到王申手中。

王申會意,再次從懷裡掏出一大徒銀子。

趙大有將配方交出來,上麵寫得很清楚,所有泥土的產地都用符號標注了,甚至這些符號有可能在的方位都寫在紙上,還有相互的比例。而且也可以通過這個配方看到,黑瓷比白瓷正好少了一處土源。

王申道謝。

趙大說道:“你不忙道謝,我聽他還說過了,還有兩種更好的瓷,他在調試當中,如果成功,隻需耍其中三處土源就行了。但是那一處的土源我就不知道了。不要到時候怪我沒有向你們打招呼

王申一聽犯難了。本站新地址已更改為:剛一口陽…8。酬敬請登陸閥使!

隻要王畫還在將泥巴從河北源源不斷地往鞏縣調,地價就降不下來。自己沒有瓷土來源,就是得到了這個配方,也不能燒出好瓷。更整不垮王迤一家。

他在百思不得其解時,王畫又上門要債了,還是用溫和的語氣說道:“二伯,你是真要把錢還給我了,我現在買田需要很多錢。”

因為春天來臨了,王畫實行諾言,開始為族人買地。張質聽到後,在河北定州讓定州人坑了一下,荒山野嶺的硬是讓自己掏出了良田價格買下來。因此他跑到於杜兩家,說了,現在王家那小子買田,咱們聯手抬地價吧。

於傑與杜鵬一聽樂了,現在人家正當紅,我們以前與他雖然有些過節,人家也沒有提,何必鬨大?

張質說:“兩位家主,話可不能這麼說。如果王家小二真的肚量大,何必向王申二郎出手。隻是現在他沒有得勢,不敢動你們兩家,如果得勢了,也未必不會不向你們兩家報複。況且現在一個願買,一個願賣,也沒有做犯法的事。就是皇上在這裡,也不能怪罪我們

勸說了半天,於杜兩家終於動心,於是在三家推動下,鞏縣的地價飛天似的漲。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到鄰縣買地。可張質將王畫的內心看透了,他是將族人固定在自家的周圍,這樣收買了族人的心後,好有什麼事為他家賣命。如果放在幾個裡幾百裡路外的鄰縣,當真是在做善事。這個錢也打了水漂了。

但總歸這是一件善事。如果掛著這名義討要賭債,本來是無理的,現在也變成了有理了。

王申隻好陪著笑,說道:“寬恕幾天,寬恕幾天。”

將王畫打發走。

然後將王勝與王堿喊過來,又是一頓毒打。

打完了跑到張大員外家商議。咱們賭一把吧,他沒法子過日子了,可張質還想過日子,萬分地猶豫。可架不住王申苦勸歹勸,王畫本來家底不好,現在又要買地,無法擴大生產,可他們兩家不同。隻要得到了技術,再加上鄭家的支持,一旦開工,滾滾財源就會滾進他們的腰包

於是再派人到河北與這些地主商議,這時候王畫感覺到有人在搗鬼了,他也商議過買地,可張質與王申兩個人聯手都談不下來,況且他。最後隻好將泥巴的價格再次提升一倍,條約也簽訂得更苛刻一點。

這無形中增加了王張兩家的談判難度。

現在這些地主一個個獅子大開口,不要說兩家沒有這麼多現錢,就是將明地與家產便賣也不夠。於是一邊談判一邊借債。一片片地買下來,可缺口越差越大,最後張質又找到於杜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