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聖旨傳到如繪宮的時候,劉芒小安子的笑臉比哭還難看。
和皇太後去青城山清台寺清修?這還回得來嗎?這一消息如風一般傳遍紅牆內每一處,不少人都大跌眼鏡。
不是說如今華昭公主最受寵愛嗎?怎麼被打發到了青城山去?豈不是皇太後不回她就得一輩子困在那兒?難不成是傳言有誤,如果她真的受陛下寵愛,陛下怎麼舍得分配她。
誰能想到,這看似發配之路,還是她俯首祈求來的。
……
此時輿論的中心正悠閒地在皇太後那兒喝茶。
即墨鳶想著這邊可能隨時出發,出發前她應該來拜會一下這小老太太,從進來到現在已經喝了兩杯茶,嬤嬤咬定了皇太後用過膳後小憩,她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看似枯燥地傻等的即墨鳶實則耳邊係統的聲音一直沒停,【宿主,你說皇太後是不是故意晾著你?】
【不然呢?】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是個什麼意思。
根據她的記憶,此時皇太後身體還沒到油儘燈枯,卻也上了年紀老毛病不斷,她知道自己如果再不做點什麼,這輩子真的就被耗死在宮牆內。
人終有一死,可她不能死,她還有大仇未報,哪怕閻王上門也得請他等一等。
上輩子,皇帝也想到了這一層,本想把即墨苓送過去,名義上是陪伴其實就是監視,可惜即墨苓那嬌氣的樣子怎麼受得了苦修,沒兩月就病倒被送了回來。
皇太後知道皇帝什麼意思,於是在皇嗣裡選擇了一個看起來最憨厚老實掀不起浪花的公主,也就是即墨鳶。
上輩子她被迫前往青城山,身邊帶著侍女卻因為自己不得寵不被人看得起,又被發配出來指不定這輩子就要死守青城山,於是那些人對她態度不佳,不滿都寫在了臉上。
那個時候即墨鳶剛入國子監,好不容易跟上進度慢慢融入,卻被一道聖旨打包去了青城山,跟在皇太後身邊謹小慎微。
這輩子即墨鳶主動請纓,既然都是要來的,不如為自己換個“前程”。
第二杯茶已經見底,嬤嬤笑著過來問還要不要添茶,卻絲毫不提還需要她等多久。她也不急也不惱,臉上掛著得體的笑,“再添一杯。”
連嬤嬤看她的目光都變了,晾了這麼久還能保持笑意,看來也是個有心思的。陛下的旨意剛到這裡沒多久,華昭公主就來了,請示過皇太後,皇太後沒明確表示見也沒表示不見。
直到第三杯茶見底,嬤嬤才過來說皇太後醒了。
即墨苓隨著嬤嬤進入皇太後寢宮,離得越近,那股子藥味越濃烈,果真像極了要油儘燈枯的樣子。
可憐了皇太後,時時刻刻都要聞著這些藥味。
“孫女見過皇祖母。”華昭公主微微行了個禮。
皇太後兩鬢花白,頭發梳理的很規整,她坐在床邊淡淡瞥了一眼即墨鳶,說出的話有氣無力的,“賜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