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吃飯難,以後要是去外村,回知青院還要叫人幫開門也難。知青院條件比村委好,但人多眼雜,我剛來就安排村委工作,彆說以後能不能去牛嫂那邊做財務,現在就已經很紮眼了,再有點彆的事,那不是妥妥的幺蛾子,讓人揪小辮子嗎?
我也不想標新立異,但人家好意看我年紀小或學曆高照顧我,我不好拒絕彆人的好意,既然已經與眾不同,那就從一開始就跟他們不一樣吧。
我看的出來孫書記不是普通人,我給他做過秘書之後,隻要不犯大錯,沒什麼問題,大隊長不會讓我回田地裡或是窩棚裡,我肯定是要有工作的。當然了,也可能大隊長沒把我當回事,孫書記走了之後就隨手把我扔了,再不濟,我最後還有去市賓館做財務的機會。
總而言之,我不會在村裡待太久的。
建設祖國,其實在哪做貢獻都是一樣的,但環境造就我的行路方向。
到了大隊長家,我就探了探大隊長的意思。大隊長想了想說道:“你搬去村委住也沒啥,還有利於順利開展工作,但村委隻住了孫書記,你搬過去,這孤男寡女的,怕有人說閒話的。”大隊長嘬著旱煙,想了想說道:“這樣,你先回去,我再衡量下,明天通知你。至於你的夥食問題,我早上已經跟嚴知青說中午你不回去吃,等下拿兩個飯盒給你,下午下工前你先送過來,再拿孫書記的晚飯過去,就可以回去知青院吃飯了。”
我點頭答應,拿著兩個飯盒就回村委了。
跟孫書記在辦公室一起吃了飯之後,我把飯盒洗乾淨,孫書記問道:“資料看完了?”
我點頭。
孫書記又問:“有什麼想法?”
我有些遲疑著,說道:“孫書記,您···是來做什麼的?”
孫書記抬眼看了我一眼,摘下眼鏡,揉揉鼻梁眉心,有些疲勞的聲音說道:“開發黑省經濟,輔助黑省走進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