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手(2 / 2)

忍冬憋笑,馬上就又輪到她吃鞭子。這下倆人都蔫了,一點聲響都不敢發出來了。

不久後,道士們開始開壇做法。幾位身著深黃色道袍的老道士走到講壇前,手持法器,開始念誦道教經文。

香煙繚繞,鐘聲悠揚,信眾們低頭默禱,虔誠地合十雙手。

莫伊和忍冬也閉上眼睛做出禱告的樣子。

一聲定鐘響,玄心道長身穿絳色法衣,頭發用玉清冠豎起,麵帶祥和的微笑,緩步走入講經堂。道士們歡請玄心道長入場上座,她微微頷首,表示感謝,隨即在講壇上坐定。

玄心道長環視了一圈,目光停留在莫伊和忍冬身上,悄悄地對她們點了點頭。

隨後,她清了清嗓子,微笑著開口道:“各位善信,今天我們來講解《道德經》。希望通過這次講經,大家能夠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道德經》是一部充滿智慧的經典,它的作者老子,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述了宇宙的本質和人類的道德規範。第一章的開頭便說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在告訴我們,真正的‘道’是無法用語言完全表達的,而一旦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道’,就已經不是永恒的‘道’了。”

“那麼,什麼是‘道’呢?‘道’是宇宙的根本法則,是一切事物的源頭。它無形無相,卻無處不在,支配著萬物的運作。有人可能會問,這樣的‘道’有什麼用呢?其實,正因為它無處不在,所以它才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遵循的原則。”

乾媽停頓了一下,微笑著繼續說:“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道’,隻是我們往往被欲望和煩惱蒙蔽了雙眼,無法看清它的存在。‘道’教導我們要順應自然,清心寡欲,才能達到真正的平靜與幸福。”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麵對困難時,很多人會選擇抗爭,試圖改變外部環境。但《道德經》告訴我們,不如先改變自己,順應環境,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解決它。這就像我們在生活中,如果一味地追求名利和權力,最終隻會迷失自己。相反,保持內心的寧靜,追求內在的滿足,才是長久之道。”

玄心道長的講解幽默風趣,夾雜著她個人的見解,讓人感覺不像是在聽一場嚴肅的講經,更像是在聽一位睿智的長者分享人生的智慧。她的語言簡單而深刻,時而引用經典,時而舉例說明,令在座的信眾們無不點頭稱是。

隻有莫伊聽著聽著,忍不住偷偷打了個哈欠。她扭頭看了一眼忍冬,卻發現她聽得非常入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玄心道長,似乎沉浸在每一句話中。

莫伊愣住了,暗想道也許忍冬真的對道法感興趣,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道緣?

不過接觸道法和經曆那些離奇古怪的事不同,忍冬之後會不會因為經常和自己待在一起而受到“泉眼”的影響,逐漸走上玄學之路呢?但即便是她,在經常遇到怪事後也難免感到心累,這樣的生活對忍冬真的好嗎?

莫伊輕輕搖了搖頭,壓下心中的疑慮,打起精神專注聽著乾媽的講解。

但她的目光時而停留在乾媽身上,時而落在忍冬的側臉上。

——————

又一聲鐘鳴,午餐時間到了,講經會暫停。

信眾們不顧道士們的阻止,把乾媽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地提問,乾媽則是耐心地依次解答。

眼見著一輪接一輪,莫伊也看出來乾媽有些疲憊,猴兒似的鑽進人群裡,則找了個借口把乾媽就拉了出來。

站在後院,兩人終於得空說會兒話。

乾媽慈愛地撫摸著莫伊的頭,怎麼看都看不膩似的打量她,略有些心疼道:“小伊,你瘦了。”

莫伊眼眶一下濕潤起來,低聲說道:“乾媽,我也很想您。最近學業忙,很少有時間來見您。”

乾媽溫和地把莫伊摟進懷裡,一下一下順著她的肩膀:“沒關係,學習重要。乾媽知道你一直記掛著我,這就夠了。”

莫伊點點頭,突然問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