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何以為報(1 / 2)

鄭海珠 空穀流韻 3485 字 2024-06-25

鄭海珠和張燕客完成了勘察,回到客棧,等到日頭偏西,張岱才帶著家仆阿貴踏進門。

張岱告訴三弟和鄭海珠,那個楊家的仆人楊阿墨,先去了白事鋪子,給他家老爺定棺材,但似乎頗為潦草不耐,不一忽兒就扔了銀子離開,果然往江邊方向去。他遊蕩了好幾個碼頭,和不少船夫或者漁人說過話,最後尋了一條小沙船,又往西邊縣城這裡折返。

張岱主仆於是也雇了一條船,跟著楊阿墨,最後發現他上岸後,進了上海縣的徽州會館。阿貴向周圍人打聽,一個宣紙鋪子的小二說,會館裡頭客房不少,這陣子住滿了人,有一個就是楊老爺。

“我們久等也不見那個楊阿墨出來,便先回來與你們商量。”

鄭海珠點頭道“秋末初冬是收棉布的旺季,鬆江的棉布買賣都是徽商在做,所以這兩個月,徽商特彆多。”

忽又搖頭“不對呀,今日我們在縣衙,看到來聽訟的衣衫體麵的人,都是本地口音的生員或者舉人老爺,沒有見到徽商。我家韓老爺說過,鬆江府治下三縣,都建了徽商會館,辦得極為有章法,甚至都能集結商人們去和官府爭執課稅的多寡。照理,如此抱團合力的一群人,同鄉出這麼大的慘禍,怎會沒一個去聽審桉子的?”

張岱沉吟道“我想的也和鄭姑娘一樣,莫非楊老爺和眾人的關係不睦?”

張燕客兩個眼珠子一轉,忽然一拍桌子“哎唷,那還不簡單,同行是冤家,定是其他徽商買通那個楊阿墨,害死楊老爺,嫁禍給荷姐唄。”

遂將自己與鄭海珠在九蓮庵後門的發現,撿重點和張岱說了。

張岱聽罷,向鄭海珠誠懇道“鄭姑娘行事有章法,在下受益匪淺。”

鄭海珠還禮,撚了塊阿貴端進來的點心略略充饑,與張氏兄弟商議道“但人證物證都還缺不少,就憑目下咱們所見和所猜測的,冒冒失失去找縣老爺,一則怕他不以為然,二則怕打草驚蛇。時辰也晚了,我先回府,我畢竟是給韓府當差的,老爺小姐開明,我不好失了分寸、一味在外頭耽擱。況且,我挖來的帶血泥土,個中有些蹊蹺之處,我所知不足以解惑,須問問行家,再向兩位公子回報。”

張岱忙命阿貴去雇馬車,護送鄭海珠往韓府去。

待他折身返回院中,見張燕客正笑吟吟看著自己,遂羊作清冷之態道“怎麼了?”

張燕客撣撣袖子上的泥巴,樂嗬嗬道“大兄,就算對王姑娘,你也沒這麼仔細過。”

他所說的王姑娘,正是應天府秦淮河的名妓王月生。

張岱怎會不知三弟話外之音,正色道“你這猢猻,凡事隻會往邋遢處想。”

張燕客將笑意一抹,嗆道“大兄這話說得好沒道理。愛慕佳人,從帝王將相到平民百姓,亙古以來最是上品的人倫常情,怎地就是邋遢之事了。”

張岱語塞,麵上愁緒漸漸浮現,沉寂少頃,終於歎一聲“你說得對,是為兄狹隘了。不過,我和鄭姑娘萍水相逢,卻真的沒有什麼男女情起的漣漪微瀾,唯覺得她行事果決沉穩且有仁心,故而確實愛與她打交道。月生和她,很不一樣,你不要將她們一道比,月生是我心裡頭的人,隻是,我終究要辜負月生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